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铁火大明:百户的纸壳弹 > 第78章 学堂风暴

第78章 学堂风暴

涞源堡东隅,新落成的蒙学馆青砖灰瓦,窗明几净。_如\文+徃¢ /追\蕞,鑫?璋!劫\朗朗的读书声从敞开的窗户里飘出,混在秋日微凉的风里,本该是令人心安的景象。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林风一身常服,无声地站在学堂窗外。他刚从铁匠坊视察新改进的水力镗床回来,手上还沾着一点机油的污渍,本想顺道看看学堂气象。

然而,他眉头却越皱越紧。

学堂内,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塾师正襟危坐,手持戒尺,闭着眼睛,随着学童的诵读微微摇晃着脑袋,仿佛沉浸在某种古老的韵律中。下面几十个七八岁的孩童,坐得笔首,小脸绷紧,眼神里却大多是茫然,只是机械地、努力地张大嘴巴,跟着先生拖长的调子复诵着那拗口又遥远的内容。

一个坐在前排的小童显然走了神,眼珠骨碌碌地瞟向窗外飞过的一只麻雀。戒尺“啪”地一声脆响,狠狠敲在桌案上,吓得小童一哆嗦,赶紧收回目光,更大声地念起来,声音里带着哭腔。

“先生,”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响起,是角落里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她鼓起勇气,指着书本上一处图画,“这个‘藏’字…是藏粮食的藏吗?我娘说,冬天要把粮食藏在地窖里…”

“住口!”老塾师猛地睁开眼,戒尺指向小女孩,花白的胡子气得一翘一翘,“圣贤之言,微言大义!岂是尔等黄口小儿妄加揣测的?诵读!用心诵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再敢妄言,戒尺伺候!”

小女孩吓得缩起脖子,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再不敢出声,只跟着大家继续念那不知所云的“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林风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眼神冷得像冰。他转身,大步离开窗边,脚步带着压抑的怒火,径首走向千户所署衙。?嗖`飕+小·税¢旺. \无,错_内¢容,

签押房内,气氛凝重。

周文博垂手肃立,额头微微见汗。他面前摊开着一册崭新的线装书,封皮上写着《忠义新解(蒙学篇)》。

林风的手指重重敲在书页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堡存我存,堡亡我亡’?‘军令如山,赴汤蹈火’?周文博,这就是你编给那些七八岁娃娃开蒙的书?!”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力:“我要的是开蒙!是教娃娃们识数认字,明白事理!不是让他们现在就背上忠堡赴死的枷锁!更不是用这些空洞的口号,去填塞他们本该用来认识这方天地的脑袋!”

周文博脸色有些发白,辩解道:“大人,属下以为…乱世当用重典,蒙童亦需早知大义。忠堡护家,乃是根本…”

“根本?”林风猛地打断他,眼神锐利如刀,“根本是让他们知道,一加一等于二!知道雨水为什么落下,知道粟米是怎么从土里长出来的!知道咱们脚下踩的这片地叫什么名字!知道北边的建奴是豺狼,南边的流寇是饿虎!知道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比让他们背一百句‘忠义’口号都强!”

他拿起那本《忠义新解》,语气带着冰冷的失望:“你告诉我,一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连十个数都数不清的孩子,你让他理解‘赴汤蹈火’?你这是在拔苗助长!是在用大义的名头,行愚民之实!”

周文博被林风一番话砸得哑口无言,额头上的汗珠滚落下来。他编纂此书时,满心想着凝聚人心,灌输忠诚,却从未从蒙童的角度去想过。

“还有蒙学馆那个老学究!”林风的声音带着怒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见什么见!一群娃娃对着天书死记硬背,先生只管打戒尺!这样教出来的,不是书呆子,就是只会喊口号的木头人!这蒙学,办歪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火,盯着周文博,一字一句道:“召集蒙学馆所有先生,还有文事院那几个老儒。.白?马¢书+院¨ ^哽^芯!嶵\快-明日辰时,格物院议事厅。我要亲自跟他们…讲讲道理!”

翌日,辰时。

格物院那间宽敞、还弥漫着新鲜木屑和铁锈味道的议事厅内,气氛剑拔弩张。

一边,是以蒙学馆那位白胡子老塾师为首的西五个老儒生,个个面沉似水,眼神中带着被冒犯的愠怒和深深的忧虑。周文博坐在稍远的位置,神色复杂。另一边,则是王木生等几个格物院的骨干匠师,虽有些局促,但眼神里更多是好奇和一种隐隐的期待。

林风端坐上首,面前摊着那本《忠义新解》和一本蒙学馆正在用的《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