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铁火大明:百户的纸壳弹 > 第78章 学堂风暴

第78章 学堂风暴

字文》。他神色平静,目光扫过众人。

老塾师率先发难,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胡子都在颤抖:“大人!《千字文》乃蒙学圭臬,包罗万象,文辞优美,蕴含至理!孩童开蒙,正需以此圣贤典籍涵养心性,奠定根基!岂能轻言废弃?至于周百户所编新书…”他瞥了一眼那本《忠义新解》,语气带着浓浓的不屑,“虽立意尚可,然强令蒙童习诵忠堡死节之言,确乎…操切了些。”

另一个老儒接口,矛头首指林风昨日在蒙学馆外的言论,语气更加尖锐:“大人言蒙童当识数明理,知粟米雨水,此等‘格物’之说,实乃舍本逐末!君子当务本,本立而道生!此‘本’,乃忠孝仁义!此‘道’,乃圣贤微言!至于机床冶铁、稼穑水利,此等‘奇技淫巧’,与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益?教与蒙童,徒乱其心志!”

“奇技淫巧?”林风的声音终于响起,不高,却像冰锥般刺破了老儒们激昂的声浪。他没有看老儒,反而转向王木生:“王木生,你手里拿的什么?”

王木生一愣,连忙举起手中一个刚车好的、锃亮的黄铜齿轮,有些紧张地回答:“回…回大人,是水力钻床传动轴上的副齿轮,刚用新铣床做的…”

林风点点头,目光终于转向那几位老儒,手指猛地指向王木生手中的齿轮,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金戈铁马般的穿透力:

“这齿轮,是奇技淫巧?”

“它能驱动钻床,钻出枪管!没这枪管,野狐岭、高家庄、水家镇,我们拿什么守住堡寨?拿什么保住你们在这里安然诵读圣贤书?”

“水泥,是奇技淫巧?没它加固堡墙,流寇的刀早就砍进堡里!”

“新肥堆沤之法,是奇技淫巧?没它增产的粮食,堡外五万流民吃什么?你们吃什么?!”

“知粟米如何生长,雨水何时落下,是奇技淫巧?没有这些‘奇技’,去年大旱,我们如何引水保苗?没有这些‘奇技’,这涞源堡上下数万军民,早就饿死、战死、冻死在去年的冬天了!”

林风的目光如同燃烧的冰焰,扫过每一个老儒震惊而苍白的脸,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

“你们告诉我!你们口中那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微言大义,那些‘忠孝仁义’的圣贤道理,可曾退过一兵一匪?可曾填饱过一张饥民的嘴?可曾筑起过一尺能挡刀箭的堡墙?!”

他猛地抓起案上那本《千字文》和《忠义新解》,声音如同惊雷炸响:

“对着天书死记硬背,不明所以!强塞空洞口号,拔苗助长!这就是你们要的蒙学?这就是你们要培养的‘君子’?在这乱世!在这刀口舔血、朝不保夕的边堡!我要的不是只会摇头晃脑背书的君子!我要的是能写会算、能看懂告示文书、能明白事理、知道脚下土地为何而战、手中刀枪为谁而握的战士!是能种出更多粮食、造出更利刀枪、让这涞源堡活下去、活得更好的实在人!”

议事厅内,死寂一片。只有林风那斩钉截铁、带着血腥与硝烟气息的话语在梁柱间嗡嗡回响。

老儒们脸色煞白,嘴唇哆嗦着,想要反驳,却发现任何引经据典在眼前这位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千户那冰冷的质问和血淋淋的现实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周文博深深低下头,看着地上,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蒙学馆窗外那残酷而真实的世界。王木生紧紧攥着那个冰凉的齿轮,指节发白,眼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光亮。

林风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周文博身上,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一锤定音:

“蒙学馆,改!”

“一、蒙童习字,以《千字文》为基,但增《实用杂字》:农具、谷物、方位、数字、堡内职司名称…贴近生活,即学即用!”

“二、开‘算学’、‘格物初识’!算学,从识数、加减开始!格物,讲西季轮转、风雨雷电、五谷生长、堡墙为何坚固!不要深奥,但要他们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

“三、忠义教化,融入日常。先生以身作则,爱惜孩童,公正严明,讲述堡中勇士护家卫民之实事!而非空喊口号,强令背诵!”

“文事院,掌教化、礼仪、文书!格物院,掌百工、格致、实学!两院分立,各司其职!”

“新蒙学馆章程、教材,由周文博领文事院重拟!王木生格物院协理格物初识内容!十日后,我要看到切实可行之方略!”

林风说完,不再看众人反应,拂袖而起。那本被撕成两半的《忠义新解》,静静地躺在案头,像一道被斩断的旧枷锁。他大步走出议事厅,身影融入格物院工坊传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