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水浒:三千大雪龙骑踏山河 > 第197章 何种体制适合自身

第197章 何种体制适合自身

他们,更为强势。

唯有如此,他才能引领神州步入正轨,使华夏始终屹立于时代的前沿。

萧尘甚至敢于断言,在治理国家、带领万民前行方面,无人能及他。

他的意志,即是国家的意志,是天下的意志,也是神州的意志。

要做这样的君王,制度必须是高度集权。

唯有集权,全国的力量才能凝聚成一股绳。

为防后世昏庸之辈胡作非为,需设立诸多制约。

深思熟虑后,萧尘决定创立内阁,推行首辅制度。

首辅统领内阁大臣,辅助皇帝治理天下。

内阁之下,文官和武将职责分明,彼此协作。

文武犹如双腿,必须均衡发展,缺一不可。

若失衡,必生内乱,危害深远。

一味压制武力只会重蹈赵宋覆辙,禁军虽精锐,却毫无战力可言。

并非缺乏名将,而是制度出了问题。

宋代名将辈出,却难以施展才华。

在历史长河中,两宋时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武将,其中岳飞尤为耀眼。

他如同一颗划破天际的彗星,在国家危难之际脱颖而出,屡次在看似无望的情况下创造奇迹。

他率领的岳家军,连战连胜,令气势如虹的金军闻风丧胆,上下无不对其心生敬畏。

若非朝廷掣肘,收复燕云十六州乃至燕京,不过是举手之劳。

岳飞的赫赫战功与超凡实力毋庸置疑。

而另一位文武兼备的辛弃疾,则是另一面光辉典范,以智谋和勇气书写传奇,屡次以弱胜强,成就诸多令人惊叹的壮举。

除却这两位名将,两宋还孕育了众多威名远扬的军事统帅,展现出极高的军事才能。

然而,即便如此,赵宋王朝仍被贴上了“弱宋”的标签,这与其内部文武失衡密切相关。

文官集团往往出于私利,对武将的发展加以限制甚至打压,有时甚至暗中纵容外敌,导致局势恶化。

与此同时,若武将权力过大,又可能重蹈唐朝末年的覆辙,引发藩镇割据和内乱。

因此,实现文武平衡才是治国之道,而军政分离则是确保稳定的关键。

为此,萧尘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在内阁框架下设立政务院与军务院。

政务院专司行政事务,涵盖多个职能部门,由内阁首辅兼任院长;军务院则全权管理海陆两军,院长由皇帝亲自担任,以确保最高决策权的集中。

内阁中,政务院与军务院各占三席,共同参与重大决策。

这一制度旨在通过分工协作,避免权力过度集中或分散,从而维护国家的长久安宁。

所有军国要务,皆需入内阁商议决定。

若内阁难以达成共识,则由皇帝裁定。

这一制度从源头上防止了文武失衡或内阁首辅独揽大权的情况发生。

如此一来,即便后世出现昏庸之君,也有一道防线存在。

当然,灰衣卫首属皇帝,用以防范朝廷内外对皇帝的蒙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