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 黄金案 第十一章
午膳过后,狄公吩咐备好轿子前往白云寺。!萝,拉!晓,税! ¨毋`错*内\容¢
白云寺坐落在县城东门外的佛趾山下,山门两侧各有一道清溪潺潺流出,如同两条巨龙吐水,环绕着佛趾山,景致极为灵秀。寺内有百余僧众,住持是圆觉法师,传说他是真佛降世,因此寺中香火十分旺盛。圆觉法师自己住在佛趾山半腰的一座小石塔里,效仿达摩祖师面壁修行,很少下山,寺中所有的香火佛事都由慧本和尚主持。
狄公在山门下轿,早有人通报给慧本。慧本手持锡禅杖,身披袈裟,在天王殿前恭敬迎接。行过礼仪、寒暄几句后,慧本请狄公到西殿方丈室休息,小沙弥献上茶后便退下了。
狄公随意询问了白云寺的日常佛事,又赞美了寺院的地势与格局。慧本笑道:“狄老爷有所不知,敝寺依山傍水,占尽风水之利。寺后的山上有着名的佛趾泉,泉水常年奔涌,如珠玉倾泻,淙淙之声如同琴鸣,流到铜佛龛下分为两股,如燕尾分叉,环绕寺院后分流下山。相传三百年前,开山祖师夜间路过此山,梦中见到佛祖,并卧于佛趾之上,醒来后便在山前建了这座寺院,还亲自铸造了一尊六尺高的无量寿铜佛,安放在山腰的石龛中,也就是铜佛龛,此山也因此得名佛趾山。凡是来敝寺进香许愿的人,都会去山腰的铜佛龛瞻仰礼拜。”
狄公笑道:“本官有空时定要来瞻拜那尊铜佛,也好开开眼界。”
慧本大喜,又说:“狄老爷来得正巧,贫僧还有一件大喜事相告。佛门弟子顾孟平,也就是敝寺最大的施主,已许愿独自捐钱仿建一尊同样的无量寿铜佛,准备送往东都洛阳的白马寺大雄殿。这尊铜佛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刚刚铸成,已用黄绫宝盖装饰完毕,明日半夜子时三刻将举行庆典,届时由一百人护送启程运往东都。狄老爷若肯赏光,务必来寺中亲自主持典礼,这也是敝寺的无上荣耀。”
狄公答应下来,这才转入正题:“慧本法师,本官来此还有一事相问,今日是你去县衙辨认智海的尸身吗?”
“回老爷的话,正是贫僧去辨认的。智海为何会跑到桑园里,贫僧实在猜不透,或许是被歹人胁迫而去,又遭了害。”
狄公说:“智海确实有被歹人胁迫的可能,歹人或许是看中了他的袈裟——挖出尸身时他只穿着内衣。智海受辱受惊,便丧了性命。本官听说,智海在寺中是个香火僧,不知他每日做些什么功课,是否有不端行为,或是与他人结有仇怨?”
慧本答道:“智海因年事已高,寺里没给他派多少差事,每日主要就是上香点烛,偶尔也差他出寺收租或化缘。平日里没见他有什么劣迹,想必也不会有仇家故意害他。”
“刚才法师说不知智海为何去桑园,本官猜想,他会不会是去附近的小菩提寺或曹鹤仙家,歹人或许就与这两处有关。”狄公试探着说,同时观察慧本的脸色。
慧本略一犹豫,苦笑道:“这……贫僧怎敢妄加揣测?何况小菩提寺早已荒废,他去那里做什么?曹博士是儒派中人,更与敝寺不相干。”
狄公听了,知道一时问不出什么,心中略作盘算,便拱手告辞,慧本一直送到山门口。
狄公上轿后吩咐径直前往顾孟平的船坞。顾孟平听说狄公来访,连忙拄着竹杖出来迎接:“狄老爷大驾光临,小民礼数不周,还望恕罪。想来我妻子的事有眉目了吧?”顾孟平仰头望着狄公,一心盼着好消息。
狄公却指着他的竹杖说:“别人拄一根拐杖,顾先生却拄一双,倒是别致。”
顾孟平说:“老爷有所不知,那年我在这里修理一条货船的龙骨,不料一节支骨榫头松动,正好砸在我腿上,骨头断了。如今虽勉强接上,可离了这两根竹杖,我就像个土偶一样站不起来。对了,洪参军托人把我妻子的事告诉了我,小民羞愧难言,往后真不知如何做人,连脸面都没处搁了。”
“顾先生,本官来此正是要告诉你,范仲田庄被杀的妇人究竟是谁,目前尚未查明。”
顾孟平大惊:“狄老爷此话当真?被杀的淫妇果然不是我妻子曹氏?其实老爷何必隐瞒,若是曹氏,我也不觉得可惜。妇人不守贞洁,本就该挨刀,玷污了家门,死了倒干净。”说着不禁呜咽起来。
狄公从袖中抽出那方罗帕:“顾先生可认得这罗帕?”
顾孟平点头道:“这正是我妻子常用的,老爷在哪里找到的?”
“这罗帕是本官在范仲田庄外拾到的,看来令夫人确实到过范仲田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