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不明白,所以敢问。”驿丞低声说:“长老请不要理会他们,不要问他们,也不要打听他们。请安顿好,明天早上出发。”长老听了一把扯住他不放,一定要问个清楚。驿丞摇头并指示他小声说:“请慎言!”三藏坚持不放,坚决要问个明白。驿丞无奈,只得把一切官员都打发走,只留在灯光下,悄悄地说:“刚才你问到的鹅笼之事,是现任国王的无道之举。你只管问他原因!”三藏说:“什么叫做无道?必须弄明白,我才能放心。”驿丞说:“这个国家原本是比丘国,最近有了民谣,改名为小子城。三年前,有一个老人打扮成道士的模样,带着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女——少女容貌娇俊,像观音菩萨的样子——前来进贡给现任国王。陛下对她的美貌爱慕不已,在宫中宠幸她,称她为美后。最近她让三宫娘娘、六院妃子,无人得宠,日夜沉湎于欢乐之中。现在她因此变得精神疲倦,身体消瘦,食欲减退,命在临近。太医院用尽了各种良方,也无法治疗。那个带来少女的道士接受了我主的封赏,被称为国丈。国丈掌握着从海外带来的秘方,可以延年益寿。前几天他去了十洲、三岛采集草药,都已经准备好了。只是药引子有利有弊:需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子的心肝来煎汤服用。服用之后可以长生不老。这些鹅笼里的小孩子都是精挑细选、养育在其中。人家的父母害怕违反法律,都不敢哭闹,所以传出了谣言,称之为小孩子城。这难道不是无道吗?明天早上您去朝廷,只要去办理通关手续,不要提及这件事。”说完,他转身离开。
长老被吓得软弱无力,脸颊上不禁有泪流下来,忽然失声叫道:“昏君啊,昏君!为了贪欢爱美,弄出这场病来,怎么要牵连这么多小孩子的性命!多么痛苦啊!多么痛苦啊!痛悔之极!”以下有诗为证。诗曰:
邪君无知失正,贪欢不省暗伤。
以求永寿竟害命,为了解除天灾而害小民。
僧人心存慈悲难割舍,官员只说利害不堪听。
灯前洒下泪长叹,悲伤到底参禅的佛弟子。
八戒走近前说道:“师父,你为何如此悲伤呢?‘专把别人的棺材抬到自家里哭!’不要烦恼!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他伤的是他的子民,与你无关!你该宽心宽衣睡觉,不要为古人耽忧。”三藏滴下泪道:“徒弟啊,你真是没有慈悯之心!我作为出家人,经历了修行,第一要务行方便。可是这个昏君一味乱行!从来没听说过吃人的心肝可以延寿。这都是无道之事,让我如何不伤悲!”沙僧说:“师父请不要伤悲。等明天去换取通关手续后,与国王面谈。如果他不听从,看他是个怎样的国丈。或许那国丈是个妖精,想要吃人的心肝,所以设下这个法术,我们还不知道。”
行者说:“悟净说得对。师父,你睡觉吧,明天我将和你一起去朝廷,看看国丈的情况。如果他是个人,恐怕他迷失了正道,只把采药当做真实,我就将先天之要旨教导他归正;如果他是个妖邪,我就将他抓住,让国王看看,让他宽宥自己,决不让他伤害那些孩童的性命。”三藏听了,急忙弯腰施礼反对行者说:“徒弟啊,这个主意太妙了!太妙了!只是见了昏君,不要马上问这件事,恐怕那昏君不分轻重,而将我们当做谣言的传播者,遭受处罚。”行者笑道:“我有法力。现在先将鹅笼里的小孩子带离这个城市,让他们明天找不到。地方官自然会上报。那昏君必然会有旨意,要么和国丈商量,要么另行报告。到那时,我们借此上奏,绝不会有罪责落到我们身上。”三藏非常高兴。又问:“现在如何将小孩子带离城市?如果能成功,你们真是英明神武!快点去做,稍微迟缓一些恐怕会来不及。”行者振奋精神,立刻起身,吩咐八戒和沙僧:“你们和师父在这里坐着,等我施展法术。注意看,只要有阴风刮动,就表示小孩子已经出城了。”他们三人同时念诵:“南无救生药师佛!南无救生药师佛!”
大圣走出门外,吹了个口哨,站在半空中,念了咒语,大喊一声“唵净法界”,便拘捕住了城隍、土地、社令、真官,还有五方护法神、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和护教伽蓝等众。他们都站在空中,向行者行礼道:“大圣,你夜晚召唤我们,有什么急事?”行者说:“今天经过比丘国,国王无道,听信妖邪,要取小孩子的心肝来做药引子,希望能长生不老。我师父实在不忍心,想要救生和灭怪。因此,老孙特请各位施展神通,帮助我将这个城市所有街坊人家鹅笼里的小孩子,连同笼子一起带出城,放在山洞或深林中,保护好一两天,给他们一些水果吃,避免饥饿,同时暗中保护,不让他们受惊恐而哭闹。等我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