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西游记【原着无删节】 >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各种性情本来相同,广阔的海洋容纳了无数。千思万虑最终都是空想,各种色彩和谐融合。有一天功德圆满,法性高隆明亮。不要让差异走向东西,紧锁固守内心。将它们收进丹炉内安放,炼成像金乌一样红艳的样子。明亮辉煌,娇艳动人,随意出入乘龙飞翔。

话说三藏遵循菩萨的教诲,收留了悟空,与八戒、沙僧剪断了二心,固守内心,鞍马同心,齐心协力,向西天奔走。光阴如箭,日月如梭,经历了夏天的酷暑,又迎来了秋天的寒霜。只见:

薄云断绝西风急,鹤鸣远岫霜林锦。景色正凄凉,山长水更长。征鸿飞向北方,玄鸟归来南陌。旅途中感到孤单,衲衣容易受寒之苦。

师徒四人继续前行,渐渐感觉到热气蒸人。三藏勒住马说道:“现在正是秋天,怎么会这么热?”八戒说道:“原来师父不知道。在西方有一个国家叫斯哈哩国,是日落的地方,俗称为‘天尽头’。每到申酉时,国王会派人上城,击鼓吹角,声音混杂如海沸腾。太阳真火落在西海之间,如同火烧水,声音接连不断。如果没有鼓角声混合在耳中,就会震杀城中的小孩子。这个地方热气蒸人,想必到了日落之处也是如此。”悟空听了,忍不住笑道:“呆子别乱说!如果按照斯哈哩国,我们早就到了。师父一天三次改变主意,这样拖延下去,从小到老,老了又变小,老小三生,还不到呢。”八戒说道:“哥啊,按你的说法,既然不是日落之处,为什么这么热?”沙僧说道:“可能是天时不正,秋天行走夏天的缘故。”他们三个争论不休,忽然看见路旁有座庄院,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围墙,红漆的门扇,红漆的床榻,一片都是红色的。三藏下马说道:“悟空,你去那家人家问问情况,看看为什么这么炎热。”悟空收起金箍棒,整理衣裳,装作文雅的样子,走到大路上,径直走到门前观察。门里突然走出一个老者,只见他穿着一件黄得不黄、红得不红的葛布深衣;戴着一顶青得不青、黑得不黑的篾丝凉帽。手里拄着一根弯曲不规则的竹杖;脚上穿着一双既不新又不旧的草鞋。他的脸色像红铜,胡须如白练。两道寿眉遮住了碧色的眼睛,嘴巴露出金黄的牙齿。

那老者抬头一看,看见悟空,吃了一惊,拄着竹杖喝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奇人?在我这门前做什么?”悟空恭敬地回答:“老爷,不要怕我。我不是什么奇人。我是东土大唐派来西方取经的僧人。我和我的师兄弟四人刚到宝方,发现天气异常炎热,一方面不明白原因,另一方面也不知道这个地方的名字,所以特地前来请教一下。”老者这才放心下来,笑着说:“长老不要怪我。我这老眼昏花,没认出你的尊容。”悟空回答道:“不敢怪责。”老者又问:“你的师父在哪条路上?”悟空回答:“在南边的大路上。”老者说:“请进来,请进来。”悟空高兴地招手,三藏师傅和八戒、沙僧牵着白马,背着行李走近前来,对老者行礼。

老者看到三藏师傅容貌端庄,八戒和沙僧相貌奇特,既惊又喜。他只得请他们进屋坐下,让仆人们泡茶,一边准备饭菜。三藏听到这话,站起身来表示感谢,说道:“请问大人,为什么您这里秋天反而如此炎热?”老者回答:“我们这里叫做火焰山,没有春天和秋天,四季都是炎热的。”三藏问道:“火焰山在哪里?会不会阻碍我们去西方的路?”老者回答:“去西方是过不去的。那座山离这里六十里远,正是通往西方的必经之路,但山上有八百里的火焰,四周寸草不生。如果过了那座山,就算是铜头铁脑,也会化成汁。”三藏听了大为惊讶,脸色变得苍白,不敢再问。

只看见门外一个年轻人,推着一辆红色的小车,停在门旁,喊着:“卖糕啦!”大圣拔下一根毫毛,变成了一枚铜钱,向那人买糕。那人接过钱,不管好坏,打开车上的衣裹,热气腾腾地拿出一块糕递给行者。行者拿在手中,犹如火盆中的灼炭,煤炉里的红钉。你看他左手倒在右手上,右手换在左手上,不停地说:“热啊,热啊,真难吃!”那人笑着说:“怕热的话,就不要来这里了。这里就是这么热。”行者说道:“你这个人,真是不懂道理。常言说:‘不冷不热,五谷不生。’他这么热,你这糕粉是从哪里来的?”那人说:“如果想知道糕粉的来历,就请问铁扇仙吧。”行者问道:“铁扇仙是谁?”那人说:“铁扇仙有一把芭蕉扇。用它一扇,可以熄灭火,两扇可以生风,三扇可以下雨,我们才能种植作物,及时收割,所以才有五谷滋养生命;否则,连寸草都不能生长。”

行者听了,急忙走进屋子,把糕递给三藏说:“师父放心,先别急着问,吃了糕再说。”长老接过糕,对着老者说:“老爷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