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糕。”老者说:“我家的茶饭还没上,敢吃你的糕吗?”行者笑着说:“老人家,不必赐茶饭。我问你:铁扇仙住在哪里?”老者问:“你问他干什么?”行者说:“刚才那个卖糕的人说,这位仙人有一把芭蕉扇。用一扇可以熄灭火,两扇可以生风,三扇可以下雨,这样你们这里才能种植作物及时收割,得到五谷养生。我想找他要扇子,熄灭火焰山,然后让这一带安居。”老者说:“确实如此。但你们没有礼物,怕那位圣贤不肯出来。”三藏问:“他要什么礼物?”老者说:“我们这里的人,十年才拜求一次。四只猪,四只羊,花红表里,时令的水果,鸡鹅美酒,虔诚地沐浴祈祷,拜到仙山,然后请他出洞,在这里施行法术。”行者说:“那座山位于哪里?叫什么名字?距离有多远?等我去问他要扇子。”老者说:“那座山在西南方,叫翠云山。山中有一个仙洞,叫芭蕉洞。我们这里的信徒去拜仙山,来回要走一个月,大约一千四百五十六十里。”行者笑着说:“没关系,我去就回。”老者说:“等一下,吃点茶饭,准备一些干粮,必须两个人作伴。那条路上没有人家,而且有很多狼虎,不是一天能到的。别当儿戏。”行者笑着说:“不用了,不用了!我就去!”说完,突然消失不见了。老者慌张地说:“哎呀!原来是能腾云驾雾的神人
暂且不说这家子供奉唐僧加倍。现在说说行者一下子来到了翠云山,停下祥光,正要找洞口,忽然听到丁丁的声音,是山林里一个樵夫在砍柴。行者迅速走过去,又听到他说:
行者听了,立刻向前行礼道:“樵哥,打扰了。”那樵夫放下斧头,回礼道:“大师要去哪里?”行者问道:“请问樵哥,这就是翠云山吗?”樵夫笑道:“没错。”行者又问:“有一个铁扇仙的芭蕉洞,你知道在哪里吗?”樵夫笑道:“这芭蕉洞虽然有,但没有铁扇仙,只有一个铁扇公主,也被称为罗刹女。”行者说:“有人说他有一把芭蕉扇,可以熄灭火焰山,难道是她吗?”樵夫说:“没错,没错。这位圣贤确实有这件宝物,擅长熄灭火焰,保护附近的人们,所以被称为铁扇仙。我们这里的人并不需要她,只知道她是大力牛魔王的妻子。”
行者听了大为惊讶,心中暗自想道:“又碰上了冤家!当年我击败了红孩儿,他们说是她养的。之前在解阳山遇到她的叔叔,他也不肯与我和解,一直想报复;现在又碰到了她的父母,我怎么能借到这把扇子呢?”樵子见行者陷入沉思,不停地叹息,笑着说:“大师,你是出家人,有何忧虑?这条小路向东走,不到五六里,就是芭蕉洞了。不要心急。”行者说:“不瞒樵哥说,我是东土唐朝派来西天取经的唐僧大徒弟。前年在火云洞,曾与罗刹的儿子红孩儿有过一些争执,我担心罗刹会记恨,所以有些忧虑。”樵子说:“大丈夫见人凭相貌,只要以借扇为名,不要想太多往事的恩怨,我保证你能借到扇子。”行者听了,深深地鞠了一躬,道:“谢谢樵哥的教诲,我就去了。”于是行者与樵夫告别,径直来到芭蕉洞口。只见那两扇门紧闭,洞外景色优美,真是个好地方!正是:
山上的石头是山的骨架,石头中蕴含着土地的精华。烟雾和霞光中蕴含着宿雨的滋润,苔藓帮助新绿生长。山峰高耸如蓬岛,幽静中花香弥漫如海瀛。几棵高大的松树上栖息着野鹤,几株衰弱的柳树中传来山莺的歌声。这真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碧梧树上鸣叫着彩凤,活水中隐匿着苍龙。曲折的小径上垂挂着葱茏的蔓藤,石梯上攀爬着葛藤。猿猴在翠绿的岩石上欢忻地迎接月亮的升起,鸟儿在高大的树上欢喜地歌唱着晴朗的天空。两旁的竹林投下凉爽如雨的阴影,一条小径上花朵盛开得像绣花一样浓郁。时而可以看到白云从远处的山岭上飘过,没有固定的形状,随风飘荡。
行者上前喊道:“牛大哥,开门!开门!”洞门呀地一声开了,一个毛儿女走了出来,手里拿着花篮,肩上背着锄头,一身朴素的蓝色衣服,面容精神有道。行者上前迎接,合掌道:“女童,请你转告公主一声。我是前来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经过火焰山,特来借芭蕉扇一用。”那毛女问道:“你是哪个寺庙的和尚?叫什么名字?我好通报。”行者说:“我是东土来的,叫孙悟空和尚
那毛女听了立刻转身进入洞内,跪在罗刹面前说道:“奶奶,洞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您,请求借芭蕉扇,用来过火焰山。”罗刹一听到“孙悟空”三个字,顿时如同加了盐进火一般,怒火燃烧不已。她的脸红得发紫,恶狠狠地发怒,口中咒骂道:“这个泼猴子!今天居然敢来!”她大声叫道:“丫鬟,拿披挂,拿兵器来!”随即拿了披挂,拿出两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