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明末:我靠淤泥坝和铁轨争天下 > 第63章 干裂的田埂

第63章 干裂的田埂

粮食,是互助社的命脉,更是他推行“西三二一”、维系这庞大体系运转的基石。这基石,正被西十多万张嗷嗷待哺的嘴,啃噬得摇摇欲坠。他目光扫过桌上一份工科关于扩大彬县煤矿开采的条陈,又一份农科关于在塬坡试种耐旱荞麦的请示,最终落在那份供销社旬报上。

“混合粮,”他开口,声音带着沙砾摩擦般的干涩,“比例…暂时不能再加了。再粗,就真成喂牲口的料了,人咽不下去,人心就散了。”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起来,“告诉各供销社,粮食,优先保证新安置流民和工分不足的困难户兑付!存粮充足的老户要兑粮…可以,但限量!每次兑付,不得超过其当月工分折算口粮的三成!其余的粮票,引导他们去兑盐、兑布、兑铁器农具!粮票,不能只盯着粮食一个窟窿!”

这是要硬性分流,用供销社里其他货品,分担粮食兑付的压力。

命令像鞭子抽下去,各分社供销社顿时人仰马翻。限量兑粮的消息一出,老区那些听了王老蔫劝、想把手头粮票多兑点粮食存起来的互助户们,怨声载道。供销社门口排的队更长了,吵嚷声、抱怨声不绝于耳。

粮票,这张轻飘飘的桑皮纸,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

北边宁夏镇的风,似乎也带着一股焦灼。黄河渡口,护社军骑兵营长王振武搓着冻僵的手,望着对岸卷起的烟尘。这一次,烟尘比上次更浓,伴随着隐隐的闷雷声——那是马蹄踏地的轰鸣!

对岸,马贩赵把头带着几个蒙古装束的头人率先涉水而来,脸上带着风尘仆仆的兴奋。他身后,是黑压压一大片涌动的马群!河曲马特有的粗壮体型在浑浊的河水中沉浮,喷着响鼻,甩着头,鬃毛飞扬,数量远不止上次的八百匹!

“王头儿!快看!”赵把头跳上岸,指着身后,“一千二百匹!上好的河曲战马!公母都有!”他凑近王振武,压低的声音带着按捺不住的激动,“这帮鞑子头人,尝到了铁锅和烧刀子的甜头!听说咱们还能给马钉掌,眼都红了!催着我赶紧再跑一趟!马掌!他们现在最缺的就是结实耐用的马掌和铁钉!我跟他们说好了,一副好马掌带钉,能换两只肥羊!”

王振武独眼放光,看着眼前这奔腾嘶鸣、充满野性力量的大群河曲马,又看看渡口堆成小山的铁锅和酒桶,心头那根被粮荒绷得死紧的弦,似乎被这塞外烈马踏开了一道缝隙。这马,这铁,是活路,更是力量!

几天后,这份带着黄河水汽和马蹄硝烟味的捷报,连同赵把头带回的“马掌换羊”的最新行情,再次摆在李济生案头。他捏着报告,目光投向窗外工坊区日夜不熄的炉火方向,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丝久违的狠厉:

“传令工科!挤出一部分工匠打马掌!打铁钉!要快!” 田里的水要抢,仓里的粮要省,这塞外换命的买卖,更是刀尖上舔血的生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