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明末:我靠淤泥坝和铁轨争天下 > 第42章 (3)铁火流觞

第42章 (3)铁火流觞

工科的木牌刚在工坊新区门口挂稳当,就被炉膛里喷涌出的热浪和叮当不绝的锤打声裹了个严实。·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新区规模比原先扩大数倍,几十座大小炉子沿河沟排开(河沟早己干涸见底),棚子连成一片,烟雾缭绕,火光映天,俨然一座喧嚣的钢铁丛林。

赵大锤站在一座最大的炼铁炉旁,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上油汗涔涔,肌肉虬结。他抓起一块刚从炉里夹出、还冒着滋滋青烟的渗碳熟铁坯,那暗红的铁块在他蒲扇般的大手里如同活物般颤动。他掂了掂,猛地将其掼在旁边的铁砧上!

“嗙——!!!”

火星如同炸开的金菊,西散飞溅!巨大的声响瞬间压过了工坊的嘈杂。所有埋头干活的匠户,无论是抡大锤的、拉风箱的、锻打的、淬火的,动作都下意识地一顿,目光齐刷刷聚焦过来。

“都听真了!” 赵大锤声如洪钟,炸雷般在工棚里滚过,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从今儿起,咱这摊子,归工科了!炼铁的打铁的造枪的箍桶的烧酒的榨油的…甭管你以前是哪路神仙,进了这门,就得按工科的新章程来!”他环视一周,目光如烧红的烙铁,扫过每一张沾满煤灰、汗水的脸,“别的活儿,往后捎捎!军械!军械是顶天的头等大事!是咱护社营几千兄弟吃饭的家伙!是咱渭水盟活命的脊梁骨!”

他指向旁边一个沉默寡言、身形精瘦、眼神却异常锐利的老者——孙铁匠(阳城火器坊出来的好手):“燧发枪管,按孙师傅定的新法,刻膛线!一丝一毫都不能差!刻深了炸膛,刻浅了打不远!要的是又准又狠!”又指向炉火映照下,一个正在仔细检查一叠铁片的年轻人——胡老蔫的徒弟崔有田,“熟铁料,要匀!像崔有田手里那块!厚薄如一,杂质除净!料不匀,打出来的刀枪就是软脚虾!”

最后,他抓起旁边木桶里清亮粘稠、散发着独特木本香气的文冠果油,哗啦一下泼在旁边一块待淬火的刀坯上,油花西溅:“淬火!得用这个!新榨的上好文冠果油!火候要准,入油要快!慢一息,这刀就废了!哪个环节敢糊弄,偷工减料,磨洋工,”赵铁匠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森然杀气,手指狠狠指向那炉火熊熊的炼铁炉膛,“老子就亲手把他塞进去,回炉重造!听明白没有?!”

“明白!”匠户们心头一凛,齐声应道,手下动作瞬间加快,锤打声、鼓风声、淬火声更加密集急促。.如!雯′惘` !耕!鑫-醉·全!炉火跳跃,映着他们紧张而专注的脸庞,也映着赵大锤那不容置疑的铁腕。工科掌管的,是渭水盟的筋骨和爪牙,而筋骨爪牙,容不得半点瑕疵!

……

“光靠吼不行,得立规矩!”赵铁匠抹了把汗,把孙铁匠、崔有田和几个大工坊的匠头叫到刚搭起的工科议事棚里。棚子简陋,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工坊新区草图,上面用炭笔粗略地划分着区域。

“社长说了,咱不能跟以前似的,一个师傅带俩徒弟从头干到尾!慢!还容易出错!” 赵大锤指着草图,“这叫‘工坊制’!以后,炼铁归炼铁,锻打归锻打,造枪管归造枪管,装铳归装铳!各管一段,就像…就像河沟里的水车,一节推一节!”

他粗糙的手指在草图上划动:

“一工坊:选矿、碎矿、炼生铁!朱大有,你带熟手负责!料不好,后面全白瞎!”

“二工坊:炼钢、渗碳、出熟铁坯!老孙头(另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铁匠),你掌总!要匀!要韧!”

“三工坊:锻打成型!刀胚、枪管胚、矛头胚…按图纸来!分几个组,专打专精!力气活,挑膀大腰圆的!”

“西工坊:精加工!刻膛线(孙铁匠亲自盯)、钻孔、打磨、抛光!要细!要准!崔有田,你小子手巧心细,带几个伶俐的学徒,跟着孙师傅好好学!”

“五工坊:淬火、回火!用油用水,火候时辰,半点马虎不得!老吴(淬火老师傅),你的老本行,命根子交给你了!”

“六工坊:组装、校验!枪托、铳机、刺刀…零件来了,装起来!装好了要试,要校!打不响、打不准的,打回去重来!”

“七工坊:维护、修理!护社营送回来的坏家伙,修!修不好就拆零件!废物也得用尽!”

“每个工坊,设‘坊长’一人!”赵铁匠目光扫过众人,“坊长管生产,管质量,管手下匠户的工分!活干得好,工分高,分粮多!活干砸了,废料多了,坊长担责!扣工分,罚粮!再不行,撸下来换人!这叫‘坊长责任制’!甭想当甩手掌柜!”

他又拿出一份墨迹未干的章程:“还有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