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李少爷!谢李少爷给条活路!小的…小的这就拾掇!今儿,今儿下晌就能动身!” 他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那死气沉沉的眼里,终于迸出一点活气儿。
李济生点点头,脸上没什么表情:“好。到了塬上,寻管家李忠安置。活计咋做,我会告诉你。”
离开铁匠铺那破败的小巷,坐回骡车上。李济生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县城里的萧条,粮价的飞涨,番薯玉米的镜花水月,还有那铁匠铺里绝望中透出的一丝光亮…种种景象在他脑子里搅成一团。他攥紧了袖中的拳头。
路,一条条被堵死,又一条条在脚底下踩出来。
鱼鳞坑是头一步,这铁匠,将是另一块少不得的基石。
他需要锄头铁锹开荒挖渠,更需要…能护住这一切的硬气。
骡车吱呀,碾过渭南县城布满尘土的街道,载着沉甸甸的心思,朝着李家塬的方向晃荡。塬上那热火朝天的挖坑场面,隔老远似乎都能听见那叮当的声响,成了这片死气沉沉天地里唯一还跳腾着的心口子。
【看到有很多人说主角为啥不引进玉米,土豆,红薯。在此解释下,这三样农作物,原生种只是耐贫瘠,但完全不耐旱,不耐冻。我之前查过官方记录及民间记录,明末到清中期,在中国北方种植这三样的尝试全部以失败而告终。还有就是清朝人口大爆炸确实有这三样作物的功劳,但那是在南方,这三样作物可以种在南方贫瘠的山地坡地,从而导致南方人口爆发,北方的人口增长要等到清末这三样作物的耐旱耐寒种培育出来,人口才开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