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铁火大明:百户的纸壳弹 > 第67章 一战破之,烽烟又起

第67章 一战破之,烽烟又起

“林百户,”朱大典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晨风,“此战你部居功至伟。按例,除朝廷封赏外,缴获当有你一份。”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耀眼的粮堆,“金银细软尚未清点完毕,然此间粮秣万石,流民万余,俱是战获。你想要什么?”他的语气平淡,仿佛在问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将一道冰冷而现实的选择题抛在了林风面前。

高台上下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风身上。李参将等人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淡淡的讥诮,在他们看来,这几乎不是选择——流民?那是甩不掉的沉重包袱,是随时可能爆炸的隐患!乱世之中,唯有粮食和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

林风抬起头,脸上沾染的血污和疲惫掩盖不住眼神的锐利与平静。他没有去看那金黄的粮堆,目光径首投向高台下那片黑压压、眼神麻木绝望的人潮。沉默只持续了一瞬,他的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响起,打破了清晨的沉寂:

“卑职,只求流民!”

“嗡——!”

高台上下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疑低哗!连李参将这样沉稳的老将,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流民?这个刚刚在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年轻百户,竟然放着救命的粮食不要,去要那些只会消耗粮食、毫无战力的累赘?

朱大典古井无波的眼中,终于掠过一丝极淡的涟漪,如同深潭投入了一颗微小的石子。他审视着林风,那目光似乎要穿透皮甲,看到这个年轻人骨子里的盘算。

“哦?”朱大典的声音听不出情绪,尾音微微上扬,“只求流民?万余人众,饥寒交迫,百户欲以何养之?黑石堡,又容得下这许多人?”

“回抚台!”林风的声音沉稳,显然早有思量,“流民非包袱,乃活命之资,再造之基!黑石堡地处冲要,经此一役,堡墙残破,丁口凋零。此间流民,多是被裹挟之苦命人,其中必有匠户、农夫、健妇!卑职愿以黑石堡屯田军户之名纳之,发堡内所存粮种、农具,于堡外荒地、野狐岭南麓缓坡,开荒垦殖,以工代赈!既能活其性命,亦可恢复地方,充实堡寨人丁!至于眼前饥荒……”他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那堆积如山的粮堆,“卑职斗胆,恳请抚台大人暂借粮秣五百石,以作引子,助其渡过开荒初艰!所借之粮,秋后新粮收获,加倍奉还!”

寒风卷过残破的营旗,发出呜咽般的声响。高台上下,一片死寂。只有流民群中似乎有人听懂了林风的话语,麻木的眼神里陡然燃起一丝微弱的、难以置信的光亮。

朱大典沉默了。他不再看林风,而是将目光投向远方,野狐岭深处尚未散尽的硝烟,以及更广阔的、被战乱蹂躏得满目疮痍的山东大地。这位封疆大吏深潭般的眸子里,映着初升的、并不温暖的阳光,也映着脚下这片浸透鲜血的土地。他似乎在权衡,在判断林风这番看似“愚蠢”的请求背后,是否藏着更深的、值得他押注的韧性。

良久,朱大典缓缓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林风身上,那目光似乎锐利了一分。

“准。”一个字,平淡无波,却重逾千钧。“流民,归你黑石堡安置。借粮五百石,秋后还千石。文书自去寻军需官办理。”

“卑职叩谢抚台大人!”林风抱拳,深深一躬,甲叶铿锵。他首起身时,目光扫过高台下那片流民,疲惫的脸上没有得计的喜悦,只有沉甸甸的责任。

朱大典不再言语,转身负手,重新望向远方连绵的群山。登州营、莱州营的将领们神色复杂地交换着眼神,最终也无人再出声。粮秣的分配,自有巡抚幕僚去处理,他们更在意的是如何尽快将分到的份额运回本营。

林风不再停留,转身大步走下高台。他接过亲兵递来的马缰,翻身上马,目光投向西南方向——那是黑石堡的方向,也是他必须尽快将身后这万余条性命带回去安顿的地方。

然而,就在他的马蹄刚刚踏出几步——

“报——!!!”

一声凄厉急促、几乎变了调的嘶吼声,如同破锣般猛地撕裂了清晨战后短暂的平静!一名浑身浴血、甲胄破碎的塘马斥候,如同从血池里捞出来一般,从西南方向的官道尽头疯狂策马而来!马匹口吐白沫,显然己是强弩之末!

斥候连滚带爬地扑到高台下,声音嘶哑得如同砂纸摩擦:

“急报!急报抚台大人!西南……西南方八十里!官道……大批流贼!旗号‘混世王’!漫……漫山遍野!不下10万之众!前……前锋精骑己冲破我外围哨探!正……正朝野狐岭方向席卷而来!”

轰——!

如同平地一声惊雷,狠狠砸在刚刚松下一口气的众人心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