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盆、水壶被随手丢弃!
树荫下的闲谈戛然而止!
晾晒的衣物无人顾及!
所有人只有一个目标——冲向自己的战位!奔跑中,武装带被迅速扎紧,风纪扣被利落扣好!
李少荃与刘岘庄这两位从太平天国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老帅,瞳孔骤然收缩!
他们太懂兵了!眼前这远超湘淮旧制一营人数的队伍,动作虽快,却无丝毫慌乱!士兵们如归巢之蜂,精准找到位置,整理着装。班长、排长、连长口令清晰,逐级报数声震云霄!
“劲旅!真乃劲旅!”刘岘庄忍不住击节赞叹。
李少荃脸色阴沉如水,一言不发。
“啧,都过去十二分钟了,有点慢啊。”林镇东咂咂嘴,看似埋怨,实则炫耀,“咱们过去吧。”
他不再乘车,挺胸昂首走在最前。当西人行至营长江行舟身后时,各连己集结报数完毕。时针,恰好指向十五分钟整!
“报告司令!新军营应到798人,实到798人!集结完毕!请您指示!”江行舟声音洪亮。
“以连为单位,执行队列操演!”
“是!”
随着林镇东一声令下,那堵沉默的“人墙”瞬间有序散开。
在各级军官口令下,立正、稍息、跨立、向左转、向右转……基础动作整齐划一,竟让三位见惯大场面的总督看得目不转睛!
当一列列士兵踏着精准的正步,卷起烟尘,在营区内慢跑行进时,那如印刷般整齐的队列,那山呼海啸般的脚步声,彻底震撼了所有人!
“如此整齐……犹如一人!这……这是如何练就的?!”刘岘庄失声惊叹。
“令行禁止,如臂使指……叹为观止!”张香涛亦难掩震撼。
“你这‘营’,为何人数远超常制?‘连’又是何编制?”李少荃追问,语气复杂。
林镇东耐心解释西方军制。
眼前这个“营”实为加强营,因基层军官不足而高配,标准步兵营约550人足够。
他强调:“兵贵精不贵多,火力配置、后勤保障、指挥官能力,方为制胜关键。”
当一列列士兵迈着铿锵有力的正步,目光坚毅如铁,从几人前昂首踏过时,那股凛然不可犯的军威,彻底征服了全场。
武备学堂的佼佼者王冠华、冯华甫、段启瑞、曹仲珊——这些曾由李少荃亲手颁发结业证书的军官,如今己脱胎换骨。
就连那位曾被视为“中看不中用”的武备学堂教习荫昌,此刻也神情专注,气质迥然。
李少荃缓缓低下头,心中五味杂陈。他引以为傲的淮军,此刻在对比之下,竟显得如此黯淡无光。
操演结束,林镇东大步上前,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战友们好!我是新军司令官,林镇东!”
“司令好!!!”震耳欲聋的吼声首冲云霄!
林镇东目光扫过一张张或熟悉或陌生的年轻面庞,朗声道:
“看到你们现在的样子,我很欣慰!
新军初立时,你们是谁?皇庄的佃户,逃难的流民,甚至食不果腹的穷秀才!生活没有压垮你们!在建设家园的同时,你们挺身而出,组成乡勇团练,保一方平安!”
“如今,有了朝廷的认可,有了武备学堂精英的加入,你们正式成为新军一员!”
“现在,大声告诉我!你们是谁?!为何站在这里?!”
“我们是中华子弟兵!!!”
“忠心为国!一心为民!保卫家园!!!”
林镇东高举双臂,声音激昂,带着从小胡子那学来的演说技巧:
“没错!无论来自哪个民族,是何身份,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为了国家强盛!为了人民安康!为了守护家园不受外敌欺凌!我们是战友!是兄弟!更是志同道合的同志!”
“英国人!法国人!闯入我们的家园,倾销鸦片,掠夺白银,用烟毒腐蚀我们的脊梁!”
“俄国人!鲸吞我东北、西域万里沃土!”
“我们怎么办?!唯有自强不息,方能抵御外侮!唯有奋发图强,方能再造盛世中华!!!”
这番慷慨陈词,令全场热血沸腾!
林镇东巧妙用“中华”替代“大清”,既契合清廷“满汉一体”的官方话语,又弱化了民族隔阂,挑不出错处。
新军士兵们眼眶泛红,群情激昂。三位总督亦深受震撼,现场演说的感染力远超奏折公文。
林镇东并未介绍他们是谁,对于这些新军来说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