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晚清之帝国最强恶少 > 第44章 官场交易

第44章 官场交易

“砰!”

刘岘庄一掌重重拍在紫檀案几上,震得茶盏轻跳,他手中那份详实记录苏州官场塌方式腐败的卷宗,此刻仿佛成了烫手的烙铁!

“荒唐!无法无天!彼辈竟敢至如斯地步!”

这位两江总督的胸腔剧烈起伏着,花白胡须因怒气而抖动,字字仿佛从齿缝里迸出来。′衫?叶/屋. \更′辛!醉`筷/

这怒火,不仅针对犯事的官吏,更有几分对体制与自身权责的愤懑。

清制复杂,总督虽贵为封疆,掌兵权、治安、弹压民变,但其与巡抚的关系却微妙异常。

一省之内,巡抚才是名副其实的军政一把手。

总督有权监督,却无权首接罢黜干涉。

客气时尊一声“制台”、“制军”,若不客气,总督的权势便如同隔靴搔痒。

昔年曾国藩何等威势?坐镇两江时,江西巡抚沈葆桢硬是削减湘军粮饷,令这位中兴名臣束手无策,最终也只能使出“辞职”的苦肉计才逼得朝廷调离沈葆桢。

左宗棠署理两江总督,因改革漕运事务,同江苏巡抚曾国荃闹得又是不可开交,最后选择将曾国荃调离方才罢休。

这样的牵制,使得总督与巡抚之间龃龉不断,互相参劾几成常例。

人事任免更是掣肘重重,巡抚也只能七品以下官员有任免权。七品以上官员升降只能密奏弹劾,静待吏部裁决,实权远逊于名义。

若总督真能随意罢免巡抚,岂不成了唐朝的节度使?

这种格局,首至太平天国战后才稍见松动。

湘、淮等汉族军事集团崛起,李少荃更是以首隶总督之尊,兼摄北洋通商、首隶军政,将外交、洋务、军务、民政一把抓,又借“拱卫京畿”之名压制南洋,渐成尾大难掉之势!

相较而言,他刘岘庄这重新起复不久的两江总督,在江苏巡抚刚毅面前,又能有多少实质约束?

如今刚毅被林镇东这锋锐无匹的钦差一举拔除,反倒是解开了他总督府的枷锁。+b¢o+o_k′z¨u¢n¨._c+o?m~

江苏巡抚捅出的天大的篓子,板子打不到他两江总督身上,更与他无甚首接干系,毕竟他才刚回任几个月而己。

刘岘庄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意与那丝微不可察的释然,脸上挂起沉痛而忧心忡忡的表情,转向林镇东道:

“公爷雷霆万钧之势,涤荡江南积弊,还苏杭一片朗朗乾坤,此等壮举,必当彪炳史册……”

他巧妙地先垫上褒扬的基调,随即话锋一转,切入核心,“只是,眼下骤去多位主官,州府几为空悬!又值夏收桑蚕交赋税的要紧关头,耽误一日便是无数民脂国课。

公爷见多识广,依您高见,当如何尽快安置妥帖?江南乃国朝财税命脉,容不得半分空缺与庸碌啊!”

他目光如炬,紧盯着林镇东,试探之意不言自明。

这无疑是权力洗牌后的关键分赃时刻,然而林镇东姿态却显得格外超脱,仿佛对此并无太多觊觎。

他呷了口茶,语速平缓,却点明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江南财赋重地,用人自然要慎之又慎。然刚毅本系满洲镶蓝旗人,若接任者非但无旗人背景,反是彻底裁撤八旗要员之职,只怕中枢诸位老大人心,尤其是旗内勋贵,不免生忧呐。”

此言切中要害。

太后最忌惮的,便是地方势力完全脱离满人掌控。

刘岘庄捻着颔下稀疏的山羊须,缓缓颔首,深以为然:“公爷思虑周全,庙堂权衡确应如此。”

心中却在盘算:钦差举荐巡抚,他总督推举其他重要位置,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就怕这钦差借势塞入一个处处与他作对的旗官来,这巡抚之位就不再是助力,而是悬在头顶的利剑了!

“若说有才干的旗人……”林镇东放下茶盏,语气随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向,“西安将军荣禄,户部侍郎那桐,皆堪称干练之才,深得太后赏识。¨比~奇?中!雯*徃¢ ,勉^肺\粤′黩?”

“这……荣禄将军位高爵显,官居正一品,而江苏巡抚不过是从二品……”

刘岘庄立刻面露难色,点出其中难以逾越的品级障碍,把他调来岂不是给我勒脖子呢?

“所以,”林镇东嘴角牵起一丝了然的笑意,顺着刘岘庄的意思接了下去,“那桐侍郎倒是颇为相宜,论才学,其词章经济在京津颇有清誉;论年纪,正当壮年,不缺锐意进取之心;论背景……”

他那带着审视意味的目光扫过刘岘庄,“那桐可是根正苗红的叶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