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晚清之帝国最强恶少 > 第25章 留美幼童

第25章 留美幼童

日,必在庙堂之上为诸君斡旋转圜!不为虚名,但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断不教明珠蒙尘!”

“谢公爷提携知遇之恩!”

众人动容,纷纷举杯。?零-点`墈.书+ ?毋_错~内~容?

“何来提携?”林镇东洒然一笑,举杯回应,“彼此倚重,相濡以沫,共图大业而己!”

他停顿片刻,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却字字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然朝局幽暗,沉疴如山。欲挽狂澜,岂能一蹴而就?你我唯同心戮力……”话音重重落下:“徐图缓进,曲……线……救……国!”

这西个字砸在安静的席面上,一时没人说话。

每个人的心头都像被投入了石子的湖面,荡开一圈圈的波纹。

严又陵微微眯起了眼睛。

曲线救国……这话里的分量他懂。

不是硬碰硬,而是找缝隙,寻生路。

这年轻人想的,果然不止浮在表面的那些事。

一种复杂的感觉涌上心头:既有认同这做法的务实,又夹杂着一丝对前路何其艰难的忧虑。

詹眷诚放在膝盖上的手悄然握成了拳。壁垒……是啊,留洋回来见识过新东西的人,哪个没感受过那无形的,厚重的壁垒?“曲线救国”?也许这正是洞穿壁垒的凿子!

他心里那沉寂的火苗,被这西个字猛地拨动了一下。

伍文爵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在翻腾。

他年纪更大,阅历也深,没那么容易热血上头。眼前这位年轻权贵,他的背景,他的靠山,都让伍廷芳本能地存疑。

太后是他权位的根基,她真容得下救国吗?

可曲线救国这话,又实实在在戳中了他埋在心底多年的念头,温改良,一点点地磨。

这跟他所理解的路径竟有些契合。他默默想着,也许……也许真可以一试?

梁崧生和周长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点波澜。

他们棱角磨得也平些了,但“曲线救国”的目标说得如此明白首接,还是让他们心里隐隐动了一下。

这种话,一般当官的嘴里可不敢说。

“公爷,”伍文爵稳了稳心神,开口问道,语气带着探究,“您说去江南走救国之路,具体从哪儿着手?我们该从何做起?”

他想知道,这年轻人肚子里到底装着什么真章。

林镇东笑了笑,但笑容里没什么暖意:“这趟江南之行?不瞒各位,说白了,就是个陷阱,等着我去跳!”

“陷阱?!”这话一出,好几人都惊得坐首了身体。

“想必你们也听到了京师的风声,”林镇东声音很平稳。

“我在宫里用西洋影戏当众打了张太保的脸,逼得徐桐下不来台,才从翁师傅手里硬生生抠出来那六百万两铁路款子。外面传得邪乎,说什么西洋妖术。”

他摇摇头,自嘲道“哪是什么妖术?不过跟小时候玩的走马灯一个道理,让照相机拍的胶片以电力驱动,用灯光投射到幕布上动起来罢了。就这,他们都大喊妖术,斥为奇技淫巧,只认死抱着什么祖宗规矩,三纲五常……”

林镇东的语气变得尖锐起来,“他们连这点科学技术都容不下,又怎么可能接受宪政?”

宪政!

这个词仿佛带着电,让在座的留洋精英们心头一震!他们太明白这两个字对西方列强意味着什么,根基!

想要国家富强,若骨子里的规矩体制不变,终归是梦一场。

他们学成归来投入这洋务,看穿了它:不过是一张洋气的皮,底下还是封建官僚那套老骨头。

林镇东的目光从一张张脸上扫过,他看到了熟悉的东西,震动,了然,还有深藏的期盼。

严又陵的眼神锐利如刀,詹眷诚的呼吸似乎都急促了几分,连伍文爵严肃的脸上,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

“我去上海原本计划是去为铁路筹款,顺便躲开京城的漩涡。”

林镇东接着说,语速不快,带着点自嘲,“可张之万那帮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玩了一手捧杀,把这代天巡狩的权力硬塞给我。

江南是什么地方?赋税重地,文风鼎盛,豪绅盘根错节,比北方可还严重!若是咱们前脚量地皮修铁路,后脚弹劾我的奏章就能把养心殿给淹了!”

他顿了一下,声音沉下去,目光也变得意味深长:“诸位都是懂历史的人,可还记得前明的《五人墓碑记》?”

“……!”这句话像块冰砸进胃里,席间一片压抑的吸气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