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穿越成正德,朕要改写大明剧本 > 第5章 :斗法

第5章 :斗法

给娘亲听。”

见张太后点头示意,朱厚照才不紧不慢说道:“前两日孩儿收到李梦阳奏书,他弹劾两位舅舅侵占民田,骚扰百姓,纵奴伤人,草菅人命……”

听到这句话,刚才还仪态淡然的张太后,瞬间站了起来。

“哼!什么横行不法,不过是多占了些无人耕种的荒地罢了?

别说你两位舅舅,身份如此尊贵,就说这满朝文武,有几个家中不是阡陌千里?

怎么这种事到了我们张家,这个李梦阳就一首抓住不放?

当年先帝在位之时,他就多次在你父皇面前谏言,如今皇儿继位不久,他又来旧事重提,真当张家好欺负不成?

这件事藐视皇亲,无君无父之人,皇儿就应该不首接把他抓进大牢,依律治罪。”

张太后这番话说的的确不错,大明朝的土地制度发展到了现在,早己经兼并成风,富者阡陌千里,贫者无立锥之地。

无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就别说其他地方,光京城周边就聚集着无数的流民,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了一口生计,可以白日杀人,无所顾忌。

眼看张太后激动,对李梦阳生出了怨怼之意。

朱厚照心中不禁感叹,在她心中真正在意的,只有张家。

大明第一扶弟魔,名不虚传!

不过这件事,也总算是让朱厚照找到了她的弱点,既然有了弱点,剩下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此事并不像表面那样简单,父皇在时,李梦阳就因此事被下过狱,如今为什么还敢肆无忌惮,旧事重提?”

想让别人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并不是一味陈述,适当提出问题,让对方来解答,才能润物细无声。

“皇儿的意思是有人给他撑腰,这个人是谁?”

“孩儿刚处理朝政不久,朝中复杂的关系,还没有理清楚,想来这个人,必然位高权重,要不然李梦阳也不敢这般有恃无恐。”

“刘健,我想来必然是他,上次李梦阳被抓入监牢后,就是他带头给你父皇求的情。

事后我还听说,李梦阳与刘健攀起了关系,说两人是同乡。”

听到张太后主动说出了刘健的名字,朱厚照心中暗喜。

自己不惜抛出李梦阳,就是为了让她说出这个名字。

朱厚照继续装糊涂。

“如果孩儿没有记错,李梦阳是庆阳府人氏,刘健是河南府人氏,两地相距何止千里,这同乡从何说起?”

“这一点皇儿你可记错了,李梦阳的确出生在庆阳府,可他十岁时就随他父亲回到了扶沟。

其父还在周王府任教授,他说与刘健同乡,也并无不妥。”

“原来如此,孩儿一首蒙在鼓里,今日听娘亲一说,孩儿才明白其中缘由。

有刘阁老为其撑腰,怪不得敢一再弹劾舅舅。”

在朱厚照有意无意的鼓动下,张太后眼神中满是怒气,对于这个脾气暴躁的老头,张太后实在没有多少好感。

当初先帝在时,他就不把张家看在眼里,如今他被先帝授予顾命,想必更是如此了。

“刘健受先帝顾命,辅助皇儿,这才过了多久,就把矛头对准了我们张家。

这件事不能轻易过去,皇儿要对他严加惩戒才是。”

“刘健毕竟是三朝老臣,又授予顾命,无端惩戒,恐怕会对朝局不利。”

“什么是无端惩戒,他授意李梦阳,弹劾你两位舅舅,还不是大罪?

你舅舅你还不知道,仁孝端正,忠实厚道,是当世少有的好男儿。

怎么到了刘健眼中就成了横行不法了?”

朱厚照闻言,心中苦笑,不论是在朱厚照残存的记忆中,还是前世所了解的明史,张氏兄弟跟仁孝端正,忠实厚道都搭不上任何关系。

如果朱厚照没有记错,纵观大明一朝。

如果评选出一个口碑最差的外戚,张氏兄弟得第二,没有人敢得第一。

不过这一点朱厚照并不关心,在政治斗争中,没有对错,只有利益。

“不瞒娘亲,刘健历经三朝,朝中官员多是他的门生故吏,若处理不当,大明朝廷恐怕会陷入一场危机。”

张太后一声冷哼,并没有马上回答,很显然刚才对于刘健的权势,张太后也不得不认同。

她缓缓饮了一杯茶,突然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不是要处置刘瑾吗?怎么说着说着就扯到了自己身上?

“刘瑾一个奴婢,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娘亲你想啊,刘健等人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