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然明白"有人"指的是谁,但依然难以置信:
"你与杨不凡素未谋面,仅凭他数月内崛起,就敢赌上毕生基业?"
话音未落,忽见书案抽屉半开,露出半截电报稿纸。
那是张锡銮兵变前发给杨不凡的密电副本,日期竟比袁世凯的撤职令还早三天!
……
"我在江桥屯垦时见过种奇特的毛竹。"
张锡銮忽然说起不相干的典故,"前西年不过长三寸,第五年却日窜丈余。"
他的手指划过沙盘上西平与奉天之间的铁路模型,"有些人,注定要当破土的春笋。"
院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踏步声——张作霖派来的新任卫兵正在换岗。
赵尔巽望着阳光下飞扬的尘土,突然想起上月海关报告里,那批神秘的西平机床进口清单。
当他转身时,发现张锡銮己继续提笔写字,这次写的是"蓄势待发",最后一捺如刀出鞘。
赵尔巽带着满心疑惑离开了,他的马车碾过奉天城的青石板路,车帘随着颠簸微微掀起,露出他紧锁的眉头。
手中那份刚收到的密报己被攥得发皱:段芝贵正调集三省精锐,准备亲自督师围剿西平军。
三省联军号称十万之众,配有日本最新提供的75毫米和105毫米野战炮各十八门。
"杨不凡当真扛得住这等雷霆之势?"
赵尔巽喃喃自语。
车窗外的街景忽明忽暗,如同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他清楚记得张锡銮被夺权的导火索,正是老将军连续三次压下了袁世凯剿匪的急电。
而如今坐在镇安上将军位置上的段芝贵,则严格遵照袁世凯的军令,火速着手组建三省联军。
车窗外突然传来报童的叫卖声:"最新消息!段芝贵将军不日将亲率三省联军讨伐西平!"
这喊声像针一般刺进赵尔巽的耳中,让他心中的疑惑更甚:
形势如此严峻,这位被软禁的老将军,为何仍对那个素未谋面的杨不凡如此笃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