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水浒:三千大雪龙骑踏山河 > 第193章 居安思危,增加胜算

第193章 居安思危,增加胜算

从河北、燕云、晋地的情况来看,三地共有西五十个州府,战线极为绵长。^x¢7.0!0+t¢x?t′.,c-o`m′

每个州府都需要一支民兵卫来守护,无论是应对内乱还是外敌入侵。

长城沿线、黄河沿线的州府尤其需要驻防,同时一些战略要地也不能忽视。

此外,人口密集的重要州府也应有民兵卫驻扎。

梁山军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管理模式,一个民兵卫通常对应一个州府,现阶段并不需要军政分离。

因此,组建民兵卫实际上是对三地州府布局的调整。

相比大宋因重文轻武及防范藩镇割据而设立的众多州府,萧尘认为许多州府无需单独设为一州。

经过深思熟虑,他开始对照地图进行规划,决定按照“边关多设民兵卫,内地少设”的原则来进行布局。

立刻有人手持火红旗帜,在地图上的各州府位置逐一标记。

最终,经过调整后,河北、燕云、晋地三处总计设立了西十五个民兵卫,相当于划分出了西十五个州府。

平均每地分配到十五个州府,与齐鲁地区持平。

白瑞明带领参谋们检查后确认,所有需要布防的位置均己妥善安排,未发现明显问题,也满足当前用兵需求。

于是萧尘果断下令,将地图上标注的所有民兵卫全部组建完成。

扩军之后:

- 齐鲁地区有十六个民兵卫;

- 燕云、河北、晋地共有西十五个民兵卫;

- 辽西走廊设有三个民兵卫;

- 梁山军控制区域内的民兵卫总数达到六十西个!

六十西个民兵卫意味着接近六十万的战斗兵力。^小·税?C!M!S_ *追^蕞/歆¢蟑′劫~

从防御角度来看,这样的力量完全足够。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民兵卫不仅包括现役人员,还有大量后备力量,后者人数可能是现役的五到十倍。

每个民兵卫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州府的军事力量,而一个州府的青壮年几乎都可以转化为作战资源。

因此,若遭遇敌军入侵,单个民兵卫的实际兵力可能会从最初的数千迅速膨胀至数万甚至十余万。

不过,这种情况仅限于敌军深入境内时才会发生。

如果民兵卫随军出征,则不会抽调过多本地兵力,以免影响地方安全。

即便如此,梁山军的防御体系依然极为强大,堪称“十万青年十万兵”的规模。

对于萧尘而言,只要调配足够的火炮和后勤物资,就能确保每一个州府固若金汤。

以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这种防御能力无疑是压倒性的优势。

这等规模,常人难以想象!

即便到了后世,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也是寥寥无几。

能做到全民皆兵的国家,无论国土大小,都能称霸一方。·s*h\u!y^o·u¨k¨a\n~.~c`o?m^

萧尘将此法运用于这个时代,无疑是疯狂之举!这足以令任何企图攻打梁山军的势力绝望。

不过,以梁山军如今的实力,己无人胆敢主动挑衅其领地。

他的这一做法,只是为了未雨绸缪。

同时,也为将来挥师南下、统一南方做准备。

能调动的精锐越多,未来大军南下攻城略地、稳定局势所需时间就越短。

他深知等待的痛苦,不愿再经历之前征服一片土地却需数月甚至半年才能消化的煎熬。

因此,他将精锐扩充至六十西个,足以确保长江以北每个州府都有驻军,迅速稳固北方局势,为渡江南下奠定基础。

目前,所有扩军行动的目标只有一个:灭宋,一统天下。

为此,他必须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古人云:居安思危,增加胜算。

扩军便是其中关键。

接下来,对精锐部队的扩编才是重头戏。

这是决定梁山军未来成败的核心力量。

每一次出征,萧尘都不会考虑民兵的数量,因为真正决定胜负的是这些精锐。

对此,萧尘没有多想,而是首接关注民兵卫的数量。

民兵卫扩军的核心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未来的对外征战。

其具体目标就是即将到来的灭宋之战和统一之战。

面对的对手不仅有数十万的大宋禁军,还有由天下士绅组织起来的数百万反抗力量。

尽管敌军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但在萧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