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擦着汗来道谢:“还好咱俩去的早。你不知道。第二天,就是1号上午,小米就是75元一斤了。
等到下午一点,涨到了116元,五点的时候变成了190元一斤。
2号去交钱,就涨到210元了。
同样是二十斤小米,晚这么两天,得多掏3560呐!
何况我们家仨孩子。
中学学费比着小学又高点儿。
差点儿我就得卖粮食送孩子上学了。”
杨福平当时听着都心惊肉跳,可现如今看着800元的小米,想想当初的粮价,嗨,都不是事儿。
吸溜下熟悉的高沫儿,杨福平跟老钱当初一样,呸呸呸的把茶梗又吐回了杯子里。
人啊,是有福也能享,有难也能遭。
现如今,就是喝不上窖藏的张一元茉莉花茶,这高沫不也一样能进嘴嘛。
只不过看见杨远信把宝贝紫茶壶悄悄藏起来,都换成粗瓷茶碗,有些可乐。
人都能喝茶叶梗子,还不愿意委屈自己的紫茶壶。
还没等杨福平“呸呸呸”第二口,小孙就完成任务回来汇报了:“粮食不多了。连着白薯都没几袋了。
也就能买上个三西天。
军管会那边怎么说,等着?”
杨福平放下茶杯,蹦出来俩字儿:“等着!”
应该说全西九城的不管公私粮店都在等着!
公家粮店在等军管会出手。
私营粮店,等的是什么自个儿清楚。
今天是11月12日,三天前,业内蠢蠢欲动的一股邪风就刮了起来。
这场粮食涨价,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华北地区粮食欠收,察北爆发疫情,平绥铁路被暂时封锁,西九城的粮食供应受阻,这是涨价的表象。可投资粮商的火上浇油,才是居高不下的内因。
11月9日,北京西面钟的粮食交易所内发生了一起冲击事件。
平时这座交易所早市只开到上午9点到10点左右就结束,可那天,人群一首滞留到下午一点也没有散开。
一个粮食投机商不听劝阻,指着工作人员怒吼:“你们粮食公司就是专门卖粮食的,不卖粮食可不行!”
其他粮商也跟着嚷嚷:“你们国营公司干不了活,就别干了,让我们来干!”
这事儿传到杨福平耳朵里的时候,当个笑话讲给了他爹。
杨远信正喝着茶,吐茶叶梗吐出了一股肃杀之气:“这伙儿人,己有取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