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政哥,大秦亡了!但我能救! > 第224章 项家:那瘟神来会稽了?

第224章 项家:那瘟神来会稽了?

酒过三巡,席间的气氛稍稍松弛了一些。¨6_腰,墈¨书^旺, ¢追?罪¢芯\彰,洁_顾秦放下酒杯,目光温和地扫过在座的官员,仿佛只是随意闲聊,开启话题:

“本侯此次顺江南下,一路行来,观荆楚、吴越之地,山川形胜,物阜民丰,尤其是这会稽郡,水网密布,阡陌纵横,实乃富庶之地。陈郡守及诸位,治理有方,辛苦了。”

陈禄连忙欠身:“侯爷谬赞。会稽能有今日,全赖陛下洪福,朝廷恩泽。下官等不过是谨遵朝廷法度,恪尽职守,不敢言功。” 其余官员也纷纷附和。

“恪尽职守,便是大功。”顾秦赞许地点点头,话锋看似不经意地一转,“只是……本侯观沿途百姓,神情气度,与我关中、中原之地,似有细微不同。楚地民风,素有刚烈剽悍之名,不知在诸位治下,民风教化推行如何?百姓对朝廷新政,可还适应?”

陈禄心中一凛,斟酌着言辞:“回侯爷。楚地民风,确如侯爷所言,自古较为首率重义。自陛下天下一统以来,朝廷推行教化,恩威并施,如今百姓皆知王化,安于农桑工商。”

“至于新政……”他看了一眼户曹和法曹,“银行便利商贾,百姓存取方便,颇受欢迎。_咸.鱼¢墈~书, *哽′辛?最`全+驰道贯通,利于货殖流通,商旅称便。至于那新式文字,虽有初时不便,但时日既久,百姓亦渐知其中便利,推行尚算顺利。”

“只是乡野僻壤之地,或有愚顽,尚需时日耐心引导。不过今年下官己经着手建设那小学了。等到小学建成,想必能建全功。”

户曹连忙接口补充道:“正是。尤其银行开设以来,会稽存贷数额增长颇快,足见商民认可。驰道工程进展亦顺,征发民夫皆按律付给工钱口粮,未有大的怨言。”

顾秦听着,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不时点头,显得很满意。他夹了一筷清蒸鲈鱼,仿佛只是随口问道:“嗯,如此甚好。地方安稳,离不开各方协力。本侯听闻,这会稽吴中之地,项氏一族,源远流长,在地方上颇有声望,族中子弟也多才俊。不知项氏一族,对新政态度如何?可曾为地方安稳出力?”

这个问题一出,厅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几位官员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都有些欲言又止。

陈禄心中更是警铃大作。神武侯是为项家而来?他沉吟片刻,选择了一个相对中性的回答:“回侯爷。`天/禧`晓^说!蛧_ ¢已+发^布?最/芯′蟑^劫′项氏乃楚地旧族,在会稽根基深厚,族中产业颇丰,良田、商铺、舟船皆有涉猎。”

“其族长项梁,为人……颇为持重,明晓事理。对新政,项氏虽未公开大力倡言支持,但其名下产业,如粮行、船运等,确也依照朝廷新法行事,使用新度量衡,在银行也有往来,算是……顺应大势。”

“至于地方安稳,”陈禄顿了顿,“项氏在乡里间素有威望,族中子弟约束尚可,平日里倒也能协助官府调解些乡邻小纠纷,于地方……不无裨益。”

陈禄这番话,既点明了项氏的势大和根基,又强调了他们表面上的“持重”和“顺应大势”,还提到了他们实际的影响力,可谓滴水不漏。

但恰恰就是这滴水不漏,透露出郡守府对项氏这种地头蛇的某种程度的防备。也说明陈禄此人还算有点心思。

郡尉是个性子稍首的人,忍不住补充了一句,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项氏子弟,确实多习武艺,弓马娴熟者众。其侄项羽,虽年幼,然膂力惊人,性情……颇为刚烈,在吴中少年中颇有声名。”

顾秦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了然。他微微一笑,举起酒杯:“顺应大势,约束子弟,协助地方,这便是良善之家了。大秦新立,正需此等识大体、知进退的世家大族为表率。陈郡守能与此等地方贤达和睦相处,共同维护一方安宁,亦是治郡有方。”

他这番看似褒奖的话,听在陈禄等人耳中,却各有滋味。和睦相处?共同维护?这其中的分寸和压力,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来,本侯敬诸位一杯,望诸位同心协力,保这会稽郡长治久安,百姓乐业。”顾秦举杯。

“谢侯爷!下官等定当竭尽全力!”陈禄等人连忙举杯应和,心中却都明白,神武侯此行,绝非“路过”这么简单。

项家这头盘踞会稽的猛虎,恐怕己经进入了这位仙侯的视野。只是为何会为了这项家,不远万里走这一趟,他们却是怎么也想不明白。

同样的,项家此时也是一头雾水。灯火初上时,急促的召集令打破了庄园傍晚的宁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