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觉,他睡得天昏地暗。
而就在他酣睡之时,贡院之内,阅卷的工作,也进入了最关键的尾声。
有了徐阶的亲自坐镇和几个心腹“副考”的全程监督,张敬臣等人的阴谋,在第一场考试中便己宣告破产。
他们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胆量,在后续的考试中再做什么手脚。
所有的上等试卷,都得以顺利地呈送到徐阶的案头。
而苏明理,也不负所望。
他在第二场的试帖诗和第三场的策论中,同样展现出了超凡的实力。
他的试帖诗,对仗工整,辞藻华美,意境高远,堪称典范。
而他的策论,更是石破天惊!
策论的题目,是《论冀州水患之弊与农商之兴》。
苏明理结合自己这段时间在冀州城的所见所闻,以及来自后世的先进知识,洋洋洒洒地写了数千言。
他不仅精准地分析了冀州地区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的弊病,更石破天惊地提出了“以工代赈”、“引商入水”、“农商并举”等一系列具体的、极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这份策论,其见识之深刻,眼光之长远,逻辑之严密,让徐阶看得是拍案叫绝,首呼“经世之才”!
毫无悬念。
在最终的排名中,徐阶大笔一挥,再次将苏明理,定为了此次院试的……
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