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原路送回,朕不缺女人;松赞干布若愿降,可保性命,但吐蕃国必须除名!"
圣旨最后一个字落下,殿中落针可闻。
李宽的目光穿过大殿,仿佛看到了千里之外的逻些城:"朕要的,不是称臣纳贡的藩属,而是永绝后患的疆土!"
......
逻些城外,薛仁贵跪接圣旨后,立即召集众将。
"陛下有令:灭国!"简单的几个字,就决定了吐蕃的命运。
次日黎明,总攻开始。
三百门神威大将军炮同时怒吼,将布达拉宫外墙轰得千疮百孔。明军火枪营推进到宫墙下,密集的铅弹压制得守军抬不起头。
"攻城塔,上!"
二十座高达十丈的移动攻城塔缓缓逼近宫墙,顶部的明军弓箭手和火枪手居高临下射击。
当第一座攻城塔搭上宫墙时,吐蕃守军的士气彻底崩溃。
"破城!"
薛仁贵亲率精锐杀入宫中,所过之处血流成河。
当他冲进正殿时,看到的却是冲天火光——
松赞干布不愿做阶下囚,竟点燃了百年历史的布达拉宫,自己端坐龙椅之上,在烈焰中化为焦炭!
三个月后,逻些城的硝烟渐渐散去。
在原布达拉宫废墟旁,一座崭新的"西藏都护府"拔地而起。十万明军分驻各战略要地,开始推行李宽亲自制定的"汉化五策":
一、设官学,教汉文;
二、改度量,行明制;
三、通婚姻,促融合;
西、修驿道,畅交通;
五、兴商贸,惠民生。
曾经高高在上的吐蕃贵族,如今要么臣服,要么流放。释迦牟尼等身像被小心翼翼地运往长安,而卓玛公主则被送回故乡,嫁给了一位归顺大明的吐蕃头人。
李宽特意下旨:"吐蕃之名,永不复用。"
"此地更名为西藏,为我大明不可分割之疆土!"
当吐蕃被大明平定的消息传开,西域诸国闻风丧胆。
于阗、疏勒、龟兹等国君主纷纷派遣使团,前往长安朝拜。丝绸之路上,一支支满载贡品的使团队伍络绎不绝。
长安城内,李宽站在新建的"万国堪舆图"前,手指从西藏一路向西,划过葱岭,越过波斯,最终停在遥远的欧罗巴。
"接下来,该去欧洲收税了。"他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王德小心翼翼地问道:"欧洲?陛下是说...要派使节出访西洋吗?"
李宽大笑:"使节?不,朕要派的是战舰和商队!"
他转身从案上取过一卷图纸,"传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即刻进宫,朕要启动'宝船计划'!"
图纸展开,上面赫然是几艘前所未见的巨舰设计图——
高达三层的宝船,配备改良火炮,可载千人,远航万里!
大航海时代,即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