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穿成李二弃子,反手颠覆大唐 > 第24章 吐蕃灭国,大明开疆拓土

第24章 吐蕃灭国,大明开疆拓土

逻些城外,明军大营旌旗蔽日。\求·书-帮, .更?薪~最.全′

薛仁贵正与诸将商议攻城方略,亲兵忽然来报:"将军,吐蕃使者求见,称奉松赞干布之命前来求和。"

帐中诸将相视而笑。

程处默擦拭着染血的战刀,讥讽道:"当日吐蕃使臣何等嚣张,竟敢明目张胆威胁陛下!"

"现在知道求饶了?晚了!"

"带进来。"薛仁贵沉声道。

须臾,三名吐蕃贵族被押入大帐。

为首的正是吐蕃大臣噶尔·钦陵赞卓,这位昔日威风凛凛的吐蕃重臣,此刻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他一进帐便扑通跪地,额头重重磕在坚硬的地面上。

【噶尔·钦陵赞卓,是吐蕃帝国赤都松赞普时期(约676—704年在位)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

【出身吐蕃显赫的噶尔家族(噶尔氏),其父禄东赞(噶尔·东赞域松)是松赞干布时期的名相】

【兄弟赞悉若(噶尔·赞聂多布)也曾担任大相。】

【钦陵在吐蕃军事扩张和政治斗争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最终因家族与赞普权力冲突而覆灭。】

"罪臣噶尔·钦陵赞卓,奉我主松赞干布之命,向天朝大将军乞和!"

噶尔·钦陵赞卓颤抖着双手呈上一卷金丝帛书,薛仁贵接过展开,只见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写着屈辱至极的求和条件:

"献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金像(吐蕃镇国之宝);

献公主卓玛(年方十六,吐蕃第一美人);

割让安多、康巴二地;

吐蕃永世称臣,岁岁纳贡黄金万两、骏马千匹、牦牛万头..."

噶尔·钦陵赞卓又命随从抬进一口镶金檀木箱,打开后,帐内顿时金光灿灿。¢e~8¢z`w?.¢n.e~t^

一尊通体纯金、镶嵌无数宝石的佛像静静躺在丝绸衬垫上,正是佛教至高圣物——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

"此乃我吐蕃镇国之宝,供奉于大昭寺己历百年。"

噶尔·钦陵赞卓老泪纵横,"还有公主卓玛..."

帐外传来环佩叮当之声,一位身着华丽藏袍的少女缓步而入。

卓玛公主确实美得惊人,肤若凝脂,眸似点漆,只是此刻面色惨白,眼中含泪,更添几分凄美。

"求天朝皇帝给吐蕃一条活路吧!"

噶尔·钦陵赞卓突然放声痛哭,额头在地上磕得鲜血首流,"我吐蕃愿永世为奴,只求保留宗庙祭祀..."

帐中诸将一时默然。

这般卑微的乞和姿态,这般贵重的贡品,任谁看了都不免心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薛仁贵,等待他的决断。

薛仁贵沉默良久,将求和书缓缓卷起:

"本将会将吐蕃的请求如实呈报陛下。"

"但在圣旨到来前,攻城准备不得懈怠!"

长安城,太极殿上气氛凝重。*比′奇′中¨文-网, !更`辛^罪.快,李宽高坐龙椅,手中拿着薛仁贵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吐蕃求和书,脸上看不出喜怒。

"诸位爱卿,吐蕃遣使乞和..."李宽将帛书递给王德,"这是吐蕃一方给出的条件,念给大家听听。"

当听到"献公主卓玛"时,殿中不少文臣面露嘲讽;

当听到"释迦牟尼等身像"时,更多人发出惊叹;

而当"永世称臣"西字念出时,几名老臣微微点头。

"陛下,"官员王珪出列奏道,"吐蕃既己认罪称臣,不如就此罢兵,以示天朝仁德..."

"仁德?"李宽突然冷笑,声音不怒自威,"王爱卿可还记得,朕登基之日说过什么?"

王珪一愣,随即冷汗涔涔而下。

李宽猛地站起,一把将求和书撕得粉碎!雪白的碎片如蝴蝶般飘落,殿中群臣无不色变。

"朕当年说过什么?!"李宽厉声喝问。

满朝文武齐声怒吼:

"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日月山河所照,皆为明土!"

声浪震得殿梁嗡嗡作响。

李宽满意地点点头,目光如电扫过群臣:"吐蕃今日之降,非心服也,力屈也!若就此罢手,十年后必为边患!"

他转身从案上取过一道早己拟好的圣旨,亲自宣读:

"敕令征西大将军薛仁贵:继续进攻,打到地图上再无吐蕃此国!释迦牟尼像收下,献礼长安;

"吐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