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穿成李二弃子,反手颠覆大唐 > 第75章 唐廷的反应

第75章 唐廷的反应

长安城的朝会上,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s^h-a.n,s.h!a+n?y¢q¨.~c!o¨m.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手中捏着探子送来的奏报,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亩产三千斤......"他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仿佛在咀嚼某种苦涩的果实。

殿中群臣噤若寒蝉。

这个数字太过震撼,以至于连最善辩的言官都找不到反驳之词。

三公九卿们交换着眼色,心中各自盘算着。

"陛下,"年迈的户部尚书终于打破沉默,"若此物真能亩产三千斤,则天下再无饥荒。"

"臣请派使者前往洛阳,求取种子......"

"求取?"

李世民冷笑一声,"你以为李宽会给吗?"

殿中又是一阵沉默。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岭南王怎会将自己的王牌拱手相让?

"陛下,"谏议大夫魏征突然出列,"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岭南王毕竟是陛下血脉......"魏征斟酌着词句,"若能修好......"

"魏卿的意思是让朕认输?"

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提高,"向自己的儿子低头?"

魏征不卑不亢:"臣的意思是,父子之间,何必非要兵戎相见?"

"岭南王既有如此神物,若能造福天下......"

"够了!"

李世民猛地拍案而起,"退朝!"

——

御书房内,李世民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南方阴沉的天色。

案几上摊开的奏报上,详细记载着李宽治下土豆丰收的盛况。

百姓如何欢呼雀跃,如何山呼万岁,如何将李宽奉若神明。

"亩产三千斤......"李世民喃喃自语,胸口像压了一块巨石。?看+书_君+ _首!发+

他忽然想起多年前,自己还是秦王时,曾亲眼目睹关中饥荒的惨状。

易子而食,析骨而炊......

那时他发誓,有朝一日登基为帝,定要让天下百姓吃饱肚子。

可如今呢?

旱灾、蝗灾、人祸接踵而至,而真正解决饥荒的,却是那个被他默许牺牲的儿子。

多么讽刺的现实啊。

"陛下,房相、杜相求见。"

内侍小心翼翼的通禀打断了他的思绪。

"宣。"

房玄龄和杜如晦快步走入,行礼后却不敢贸然开口,最终还是李世民先打破了沉默:

"二位爱卿也是来劝朕认子的?"

房玄龄斟酌道:"陛下,如今民间议论纷纷,都说......都说......"

"说什么?"

"说岭南王是紫微星君下凡,来救苦救难的。"

房玄龄硬着头皮道,"更有甚者,大庭广众之下,说陛下......得位不正,故天降灾异......"

李世民没有发怒,反而苦笑一声:"朕知道,朕都知道。"

杜如晦趁机进言:"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住局势。"

"岭南王虽有神物,但毕竟年轻,治国经验不足。"

"若陛下能示好......"

"如何示好?封他为太子?"李世民冷笑,"然后等着他逼朕退位?"

"或许......可以先承认他的身份。"房玄龄小心翼翼地说,"昭告天下,恢复二皇子名分......"

"然后呢?让他名正言顺地争夺大统?"

李世民摇头,"朕太了解他了。"

"能从玄武门之变中活下来,能白手起家打下岭南。~天^禧·小\说`惘* _首!发¢"

"这样的人,怎会甘心屈居人下?"

窗外雷声隐隐,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御书房内的气氛同样压抑得令人窒息。

"陛下,"杜如晦突然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说。"

"联姻。"杜如晦压低声音,"长孙婉儿名义上仍是和亲的王妃。"

"若能促成他们真正成婚......"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

是啊,若李宽娶了长孙家的女儿,就等于与大唐有了纽带。

而且长孙家如今失势,婉儿又深得岭南百姓爱戴......

"不妥。"但很快他又否定了这个想法,"李宽恨长孙家入骨,怎会真心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