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违背变化之道,早就脱离那被灼烧的枷锁了。”
三姑:“新的灯芯!我该怎么点亮呢。”——这看似询问实则是索要。
过了好一会后,显道人说道:“毕方血由你来处理。”
…机关算尽的太聪明…
工匠作坊中,武飞正在拨弄游标卡尺上的滚轮,眯着眼睛看着毫米分度的调节。这个工具在前世是很常见的,但实际上,宣冲只是听过,在和工匠们描述了很多次后,工匠们忙活了半天整出各种其他东西,最后则是自己试做出了样品,工匠们才会造。
类似游标卡尺这类技术,大爻帝都的匠坊应该是有的,但是在这边塞中,一大堆刚刚集成的小型作坊中的匠人们没听说过。
在小型作坊中,游标卡尺不代表生产力,每个木匠的手感都是很精确,打造的木屉能够盛水。但是在大型作坊中,需要多个环节协作,就必须要一个“统一量尺”。
就和带兵一样,土匪们可以用各种专用的口头禅来对信息,正规军必须要统一的传令号令。
武飞放下了卡尺,对匠人吩咐道:“所有箭羽,必须要三点四寸长,厚度一点八毫,重量一点五钱。记好了。”这个工匠管理者拿着笔记下了数据。
而在一旁,转轮削切器,正在为箭矢制造箭羽。
关于箭羽的生产标准,武飞翻阅相关工造的典籍,缺乏通用标准尺度记录,竹简所记录的经验都是这样内容:以一年成的雄雉,遴选尾部颜色灰亮的毛。
这是用鸟类物种生长稳定度来确保箭羽的尺度,是绝对的经验主义。却没有相互关联的理论体系的联系。
武飞一时间没找到那么多鸟毛。最后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修刻竹片来完成,赵屠等门下督所持弓弩射出箭达到破皮肉一寸程度杀伤力的射程,少了二十步。
但是随着箭矢数量大增,练习幅度增高,弩兵们的命中得到显著提高,依靠望山瞄准,在一百步外对锅盖大小目标的命中。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十概率以上。
靶场上插着大大小小的异族草人标靶。武飞挨个挨个检查箭矢在各个距离上的穿透度,然后用刻刀在手上竹筹上,刻录记录。¨咸`鱼_看¨书-网. ^首-发,
…南疆是腥膻之地…
小青是跟随在武飞身后的,此时的她依旧窈窕,但是个头已经大了一圈,足足八尺。
小青现在负责的是“盘龙会”这个商业组织,哦,也就是收拢了一帮蛇人和其他南疆异族,为武家军在南方的商业活动收集情报。
此时“小青”在南疆虽然不是部落头领,但是能决定南疆许多部落的生死。
关于她现在状况,武飞心里门清:这是一把好用的刀,但也是在养虎为患。一旦自己出了问题,这位蛇女和她的“盘龙会”就会失控,类似于李梁成不小心养出来的野猪皮。
对此情况,武飞很无奈。因为按照自己的历史资料,这是无解。想要对外开疆拓土,就必须得重用塞外的异族人才,而中原王朝一旦对边塞进行防范,导致边塞本族力量减弱的话,那必然会养寇自重。
汉武帝在北击匈奴后内迁的胡人,到了晋朝时开始跋扈;唐王朝强盛时期乖得和狗一样的东胡在宋时一边要岁币一边打草谷。明时更是如此。文人们拆了李成梁的家军后,原本十八铠甲起家跟着捡剩饭的野猪开始变成饿狼噬主。
望着恭顺的小青,武飞恍然之间有点失神,将这些问题罗列好,然后暂时放在一边。
武飞:“青,你呈上来的情报说南疆灵江南部的部落们有谋反的迹象。”
小青:“是的,大人。他们现在发生了串联,并且有聚啸上万的可能。”
武飞看着绢布图上“恶气”向北逼近雍鸡关的情况点了点头:“早就该来了呀。”
武飞根据情报已经知晓了:被迫迁宗的离火宗来到南疆后,四百年来心心念念不忘对大爻的颠复,且一直是对南疆进行渗透。这几百年南疆所有战争,包括先前武撼峦和蛇人打的那一场战争,其背后都有这个离火宗的背影。
如此百年如一日的试图“改变现状”,武飞:“他们真的很努力。但努力要挑选时机啊。”
…似乎应了这句话,对于武飞来说,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