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汽车;第二块是水路,长江航道用 3000吨德国大船,省内支流就靠小火轮和木船;第三块是贸易,把西川的猪鬃、桐油、茶叶、白酒、卷烟这些特产卖到国外,猪鬃和桐油主销德国,其他不限地域。”
秦渊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环视了一圈会议室里神色各异的众人,接着说道:“我知道,在座有些兄弟是搞铁路、工程设计的,还有精通轮船设计制造的。让你们先管运输,乍一看确实专业不对口。但大伙别着急,咱们后续肯定要修铁路、建公路、造轮船,到时候才是你们真正派上大用场的时候!”
他放下茶杯,语气变得更加恳切:“现在负责运输的同时,大家手头的设计工作也别落下。要是缺经费买材料、搞实验,首接来找我,我给你们兜底!只要把本事亮出来,我给你们更大的舞台。”
这话让屋里气氛瞬间热了起来。
这些专业人才之前听秦渊介绍运输规划时还只是默默点头,这会儿眼里都冒起了光。
虽然心里还犯嘀咕,不知道秦渊的承诺能不能兑现,但有这样一个承诺,至少让他们有了一些盼头。
紧接着,秦渊的下一句话首接给大伙吃了颗定心丸:“蜀通运输总部设在成都,跑陆路、做贸易的管理人员以成都为驻地;重庆设第二总部,搞水路航运的就扎根那儿。搞铁路设计和工程设计的,你们有想法可以在成都找我;搞轮船设计和制造的,有新的设计后,可以首接拍电报给我,虽然我们暂时没有条件造船,但可以先做技术储备。”
安排完工作,秦渊转头看向沈庆余,语气软了下来:“爷爷,墨卿跟我回成都。您要是想孙女,随时来成都住些日子。后续人员怎么安排,让墨卿按大家专长分配。重庆这边航运的事儿,还得麻烦您多照应一下。当然,事儿还是得交给他们去做,您老负责给他们兜底就行!”
沈庆余笑得眼睛眯成缝,摆摆手道:“我这把老骨头早该退居二线了!跟这些年轻人待了一段时间,才发现我以前那套法子过时了。你放心,只要我在,保准给他们撑好场子,绝不让他们干起事儿来束手束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