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穿越九世,谁敢挡我川军王 > 第123章 等我消息,找机会带着六十七标起义!

第123章 等我消息,找机会带着六十七标起义!

第二天一早,秦渊就来到六十七标训练场开始督训。*如.闻_枉_ ^冕¢废.越^读+

说起这位长官,士兵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这个月不仅自掏腰包发了“同喜饷”,还补上拖欠的一个月军饷,实打实的真金白银揣进兜里,谁能不欢喜?

再加上他是德国军校科班出身,军事本领那叫一个过硬,大伙儿打心眼里佩服。

训练场上,秦渊还是老样子,要求严得像座山,训起话来嗓门震天响;可休息时又爱跟士兵们摆龙门阵,完全没架子。

这种又严厉又亲切的作风,让士兵们心里首痒痒,都盼着能跟着这样的长官干出一番名堂。

每天训练一结束,秦渊雷打不动要找排级以上军官单独谈话。

他想听听大伙儿对训练的想法,有没有啥改进的好点子。

这其中,他特意跟中华复兴会情报堂潜伏在这里的三位连长多聊了几句——一营一连的毛致远、二营六连的谭靖川,还有三营八连的黎俊哲。

一番深谈下来,秦渊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

三位连长说,现在整个六十七标上上下下都在议论,说能跟着秦长官当兵,那才叫值了!

基层军官和士兵凑一块儿,时不时地念叨“跟着这样的头儿,死了都不冤”。

他们还私下打听了其他连长、排长的想法,发现大家对清廷早就失望透顶,根本谈不上什么忠心。¨7~8*x,s\w?.+c,o*m,

秦渊当场下了命令:“抓紧和所有人处好关系,把能争取的都拉到咱们这边,等我消息,找机会带着六十七标起义!”

秦渊在六十七标驻地一待就是三天。

第西天上午,在孙绍基的引路下,秦渊来到叙府二马路的利川永酒坊。

刚迈进门槛,就见酒坊老板邓子均满脸惊喜地迎上来——朝廷二品大员亲自来酒坊,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

邓子均又是沏茶又是寒暄,热情得不行,还亲自带着秦渊在酒坊里转了一圈,从酿酒的老窖池到装酒的大陶缸,仔仔细细地介绍。

参观完,秦渊站在飘着酒香的院子里,突然问:“邓老板,有没有想过把五粮液做成全国有名,甚至全世界都知道的大品牌?”

邓子均苦笑着摇头:“哪个酿酒人不想打响招牌啊!可五粮液今年才改的名,要做成名牌,得砸多少银子进去……”

“要是我来投资呢?”秦渊这话一出口,邓子均眼睛“唰”地亮了,试探着问:“大人对酿酒也感兴趣?”

秦渊没接话,而是望着远处的江水说:“宜宾这地方好啊,长江、金沙江、岷江三条大河交汇,天生就是酿好酒的风水宝地。~天\禧?暁^税+王^ ?追¢醉¨鑫?彰*劫?再说,这儿不少酒坊从明朝传到现在,要是能把大家聚到一块儿,把各家的秘方都拿出来,一起琢磨着酿出更好的酒,您觉得咋样?”

邓子均一下子犯了难。他手里的《陈氏秘方》,还是从恩师赵铭盛那儿得来的,这些年各家酒坊把秘方都当宝贝似的藏着,谁舍得拿出来共享?

见他犹豫,秦渊也不催,转头让孙绍基带他去看别家酒坊。

整整一上午,秦渊马不停蹄跑了利川永、长发升、张万和、德盛福等八家酒坊。

每到一处,他都抛出合作做大品牌的想法,却从不急着要答复,只留下一句:“您慢慢琢磨,想好了再找我。”

随后就带着沈墨卿、李铭钰、陈启和赵卫国连,坐上蜀通盐业的小火轮,顺长江往重庆去了。

两天后,小火轮靠岸重庆。秦渊先把沈墨卿送回朝天门的沈府。

沈庆余早得了消息,把石瑾瑜找来的各路管理人才都聚在了这儿。

这些人挨个向秦渊做自我介绍,履历一个比一个亮眼:

有从美国纽约航海学校毕业的贺荣轩,麻省海事学院的戴永思;

也有德国汉堡工业大学的闻宇翔,柏林工业大学的茅辰风、魏智辉;

还有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褚宇哲,法国国立海事学院的岳振家,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窦伟泽、鲍伟诚;

以及福建船政学堂出身的冯立伟、卫煜辰、赵雪松。

他们有的擅长铁路设计和工程设计,有的精通轮船设计和制造,还有不少是航运方面的行家。

另外,罗文昊、郑沙欧、尤志凌、蓝振豪、柏晨宇等五位在洋行干贸易的人才,也能管起商贸的摊子。

秦渊向大家介绍了他对蜀通运输公司的规划,“第一块是陆路,用西川驮马跑全省公路运输,平原地区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