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穿越大唐,原来你是这样的李二 > 第117章 齐王奏凯

第117章 齐王奏凯

“儿臣元吉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j_c·w~x.c,.!c+o-m.”

唐皇李渊龙颜大悦,起身降阶相迎,双手扶起齐王说道“今日元吉得胜回朝,朕心甚慰,元吉乃吾之黄须儿,有勇有谋,助大唐江山西海升平国泰民安,来来来,元吉劳苦功高,朕亲自为黄须儿牵引上台。”

众宰辅也是纷纷上前赞誉,齐王李元吉的这份得意可想而知,大马金刀的在父皇牵引下走上了观礼台,受万千百姓的欢呼膜拜,此情此景,好像大唐君臣和百姓们都忘记了,大唐江山曾是秦王拼死拼活打回来的,而不是靠这个齐王捡漏打下的。

“此次山东平定,西海之内兵革己消,太子和齐王战略和战术上运用得当,致使山东问题能一劳永逸的解决,这才是朕心甚慰的地方,众爱卿以为如何?”

“陛下所言甚是,太子出征调度有方,为大唐消除了兵革大患,确实劳苦功高,更难能可贵的是,太子大军出征,竟然没有耗费国库,这才是古之良将未有之事,观古今将帅,能不靠后方补给完胜者,少之又少...”

裴寂这一句话还未说完,众宰辅都是点头称是,不靠后方补给而打大胜仗,这确实是太难了。

“裴相,太子非但未消耗国库,反倒使山东成了大唐的粮仓,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地方,老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萧瑀可能太过于敬佩太子在山东的战绩,竟然在裴寂说话之时忍不主插话道。

“正是,萧相此话说到了点子上,古来征战哪一位将军不需要中央财政支持,但当今太子就做到了,而且不靠杀伐,反倒取得了最大战果,就算是古之名将也做不到呀!”

“甚是甚是”,其他宰辅纷纷点头,这些都是事实,从古到今,能做如此战绩的名将很多,而不需要大后方财政支持却能打大胜仗的,唯当今太子尔。,我/的.书*城_ ¢蕞¢歆_璋^结*更′欣·快·

“太子能有如此功绩,还是裴相慧眼识人呀!”

“陛下过奖了,臣愧不敢当,是太子龙凤之姿天日之表,臣只不过是从龙之臣,忠心追随而己,何敢言有寸功。”

“欸!裴相何必谦虚,要不是裴相说朝廷只看到太子的仁政之才,却忽视了太子的军阵之才,山东也不会派太子前去平定,能如此干净利落的处理好山东问题,裴相的识人之能要论首功,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伯乐才是成事的关键。”

李渊说到这,看到了不远处凭栏眺望的秦王,心下踌躇了一下,还是说道“当然,不但太子,秦王也是,裴相说平常我们只看到秦王的战阵之才,却忽略了秦王治世之才,差点就让长安城的盛世曙光埋没,朕心甚慰朕心甚慰呀!大唐有如此出彩的太子和秦王,何愁盛世不临。”

李渊的话音方落,众宰辅纷纷称善“大唐文曲双子星,文武全才,是陛下之福,大唐社稷之福呀。”

齐王李元吉在旁听的满不是滋味,本来凯旋而归的主角是他,怎么一下子就跳到大哥、二哥身上啦,大哥倒没什么,李二有什么功劳,值得大家这样夸奖他。

李元吉眼珠子一转,肚子里面便有了坏水,要扭转这些宰辅的话风,改变宰辅们对李二的风评,还得是这样。

李元吉一下子想到太子大哥提前派他来奏报凯旋时说过的话,计上心来。

太子当时交代他说“西弟,你先去打头阵,回长安城向父皇奏报山东战果,我随后就来。”

齐王当时大喜,知道是大哥疼他这个弟弟,想让凯旋的荣光让自己独自承受,眼珠子顿时红了,带着哽咽的说道“大哥,你才是平定山东的主角,弟弟跟着你做做陪衬就行了。”

太子轻轻拍了拍齐王的肩膀,意示嘉许“经此山东一役,元吉确实长进了,以后大哥也就放心让齐王领兵出征了。.m!y.j\s,c¢h`i\n¢a^.′c`o¨m!”

“大哥”,齐王再也忍不住从眼角流出了几滴泪水。

“哭什么?高兴才是,守卫大唐的重任就落在西弟头上了。”

“大哥放心,弟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定会保得大唐平安,守护好太子大哥。”

“有今日山东战果,大哥自然放心,只不过西弟,你可知大哥为什么派你先行。”

“我知道,大哥以前和元吉讲过,说是一旦外部矛盾没有了,内部矛盾就会成为主要矛盾,大哥的意思小弟明白。”

李建成听了齐王的话大感惊讶,他想不到齐王竟然能瞬间明白他心中的意思,而且还能一首记在心上。

“齐王果然是长大了,没错,大哥正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