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若思念女儿心切,尽可前来豫章相聚。
豫章虽不比成都、建业繁华,却也能保她们母女平安喜乐。
童乐自信此举可化解孙权阴谋,又能周全各方情谊,只待刘备定夺。
信使领命,怀揣书信,快马扬尘而去,往成都复命。
刘备收到童乐回信,觉其所言甚为妥当,正欲应允之时,李严出列,拱手作揖,神色凝重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孙尚香身为童将军家眷,理当留于成都。
童将军手握重兵,镇守边关,关乎蜀汉安危。将其家眷置于都城,实乃必要手段,可稳其心,亦能防患未然。
若将孙尚香送往豫章,万一童将军心生异志,恐生变故,于我蜀汉江山不利啊!”
刘备闻听此言,原本舒展的眉头再度紧锁。
李严所言,不无道理,童乐虽向来忠心耿耿,但人心难测,手握重兵之人,不得不防。可童乐信中言辞恳切,若拒绝其请求,又恐寒了他的心。
刘备一时陷入两难,目光在殿中群臣脸上扫过,希望能听到更多见解,以解心中纠结。
刘备于殿中踱步良久,反复权衡利弊。李严所言虽有道理,然刘备心中始终觉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童乐追随自己以来,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对蜀汉忠心不二,不应无端猜忌。
思索再三,刘备停下脚步,目光坚定,环视群臣道:“朕意己决,答应童乐之请。童乐自追随朕起,出生入死,为蜀汉大业鞠躬尽瘁。朕相信他的忠心,岂会因家眷不在成都便生异心?若因无端猜忌而拒其请,反倒显得朕心胸狭隘,寒了将士之心。传朕旨意,即刻安排妥当人手,护送孙尚香前往豫章,不得有误。”
众臣见刘备主意己定,虽有人心中仍存忧虑,却也不敢再言,只得遵旨行事。
于是,宫中即刻忙碌起来,筹备车马、挑选护卫,只待一切安排停当,便送孙尚香踏上前往豫章之路,而此事,也成为蜀汉君臣间信任与否的一次考验,且看童乐日后如何回报刘备这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