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三国:蜀汉神将 > 第 187 章 孙权小算盘

第 187 章 孙权小算盘

孙权见吴国太执意要去,赶忙又劝道:“母亲,既然如此,倒不如让尚香回东吴省亲。?s/s¨x¢i~a,o^s/h·u!o\._c′o~m¢她身怀六甲,回至家中,您也好贴身照料,她也能尽女儿孝道,侍奉母亲左右,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之事?”

吴国太何等聪慧,一听便知孙权心中所想。

孙权此举,无非是想借孙尚香省亲之名,将其扣留在东吴,以此作为制衡蜀汉的筹码。

吴国太心中恼怒,面上却不动声色,缓缓说道:“权儿,你这心思,为娘岂会不知。尚香如今是蜀汉前将军之妻,腹中胎儿亦是童家血脉。若强行将她召回,扣于东吴,不仅于尚香名声有损,更会令吴蜀关系愈发紧张,恐再生战事。为娘虽思念女儿,但也不能因一己之私,陷两国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事断不可行!”

孙权见母亲识破自己心思,面露尴尬之色,赶忙解释道:“母亲误会了,儿只是担心尚香在外受苦,并无他意。”

吴国太微微摇头,语重心长道:“权儿,你身为一国之主,行事当以大局为重。尚香之事,需从长计议,切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坏了吴蜀联盟根基。”

孙权无奈,只得点头称是,心中却仍在思索应对之法。

吴国太离去之后,孙权独坐殿中,眉头深锁,心中仍念着孙尚香之事。_萝/拉~晓+税′ `冕¨费?阅.黩·稍作思忖,他即刻差人去请张昭与顾雍前来。

不多时,张昭与顾雍匆匆入殿,见孙权神色凝重,二人赶忙行礼。

孙权抬手示意二人免礼,首言道:“二位先生,太后欲往成都探望尚香,孤实觉不妥。可若阻止,又恐伤太后之心。孤方才提议让尚香回东吴省亲,太后亦未应允,一眼便看穿孤的心思。此事关乎吴蜀关系,还望二位先生为孤出谋划策。”

张昭捻须沉思片刻,率先开口道:“主公,太后心系郡主,其情可感。然太后身份尊贵,若贸然前往成都,确易引发事端。至于让郡主回吴省亲,此计虽妙,却被太后识破。依老臣之见,莫若修书一封与蜀汉,言明郡主有喜,太后思念心切,恳请蜀汉恩准郡主归吴小住,以尽孝道。如此,既显我东吴诚意,又或能达主公目的。”

顾雍微微点头,补充道:“张公所言极是。但为防蜀汉猜疑,书信之中,言辞务必恳切,且可许以一定好处,以示友好。同时,主公亦可派遣使者,携带厚礼,随信一同前往成都,面见蜀汉君臣,陈明利害。如此双管齐下,或能成事。”

孙权听闻,目光闪烁,思索二人所言,缓缓点头道:“二位先生之计甚妙。+b\q′z~w?w·._n\e·t?就依此而行,烦劳二位先生即刻修书,孤挑选得力使者,尽快送往成都。此事关乎重大,切不可有丝毫差池。”

张昭与顾雍领命,当即着手准备。

刘备于成都宫中,展阅东吴所呈书信,方知孙权以吴国太思念孙尚香为由,恳请允其归吴省亲。

刘备览毕,心下思忖,此事关乎吴蜀关系,又涉自家亲眷,不可不慎。遂即刻召蒋琬、费祎等臣入殿商议。

众人至殿,行礼毕。刘备将书信递与诸臣传阅,问道:“东吴此举,卿等以为如何?”

蒋琬略作沉吟,进言道:“陛下,孙尚香乃前将军童乐之妻,此事童将军最为关切。且童将军驻守边境,深知吴魏局势。依臣之见,不如先问过童将军,再做定夺。如此,既能尊重童将军之意,又可凭其对局势洞察,做出妥善决策。”

费祎亦点头附和:“蒋公所言甚是。童将军久历战事,谋略过人,对此事想必有独到见解。陛下可速传信于童将军,待其回奏,再行商议,方为稳妥。”

刘备微微颔首,觉得此计甚善,遂道:“既如此,即刻修书送往豫章,问童乐对此事看法,着其速回奏。”

于是,宫中即刻修书,选派快马信使,星夜兼程往豫章而去,众人皆静候童乐回音,以决孙尚香归吴与否之大事。

童乐于豫章军中收到刘备书信,展信一读,当即明了孙权之意。他轻哼一声,心中暗道:“孙权这心思,不过是想借孙尚香归吴省亲之名,行扣押制衡之实,好为日后对蜀举措增添筹码。”

略作思索,童乐深知不可让孙权计谋得逞,又需妥善安置孙尚香,以全孝道与夫妻之情。当下,他铺纸研墨,奋笔疾书,修书一封,遣信使快马回呈刘备。

信中所言,大意是恳请陛下差人将孙尚香安然送来豫章。

如此一来,既阖家团圆,又不致让其陷入东吴可能设下的困局。

至于吴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