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大唐狄公案 1到10

大唐狄公案 1到10

狄公对洪参军说:“刚才看了现场,更证实了我的怀疑。你去把马荣叫来。”

洪参军去了一盏茶的功夫,马荣兴致勃勃地进了内衙。

狄公说:“马荣,派你去办一件困难又有点危险的差事。”

马荣一听喜出望外,他平生最爱干这种有挑战的事,闲散久了正觉得浑身不自在:“不知老爷又有什么有意思的差事让我去消遣?”

狄公说:“你得把自己扮成流浪的流民,在茶肆、酒馆、野店、荒寺一带活动,去寻找一个云游的托钵野僧,或者扮成野僧的闲汉。这人手里肯定拿着一副木鱼,可能还披着破旧肮脏的袈裟。他的特点是身强力壮、动作敏捷,不是绿林好汉,而是乖戾残忍的浪荡子。最关键的是,他可能持有一对精工打制的金钗,这是金钗的图样,你得牢牢记在心里。要是碰到变卖金首饰的乞丐、无赖,也千万别放过。一旦找到那对金钗,不愁破不了案,抓不到真凶。”

马荣大惊:“老爷的意思是,持有金钗的人才是杀害肖屠夫女儿的凶手?王秀才难道是被冤枉的?”

狄公郑重地点点头,马荣欢天喜地地走了。

洪参军满腹疑惑:“老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狄公微微一笑:“我的结论,你也该明白了。”

第一部铜钟案第五章

那天陶甘一觉醒来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急忙烧热水洗脸,梳洗完毕后换上一件干净的长袍,头戴道士玄纱冠,悄悄从北门出发前往普慈寺。此时正是九月,荷花映着日光,桂花散发出金黄的色泽,一路上香风吹拂,放眼观赏,心情十分舒畅。

陶甘走着走着,忽然看见普慈寺对面的绿杨树荫下飘动着一面酒旗。眼看快到中午,陶甘正饥肠辘辘,便先到那家酒肆吃东西。他走进酒肆,挑了个临窗的座位坐下,酒保上前招呼。

陶甘为人节俭,只要了两盘蔬菜,也不敢喝酒。匆匆吃完后,他招手让酒保来结账,一边凑近问道:“伙计,对面那座寺院如此雄伟壮观,想必里面的和尚个个都是西天真菩萨、真罗汉吧。”

那酒保从鼻孔里嗤了一声,说:“寺里的酒肉比我们铺子里还多呢,都是些不正经的和尚!”

陶甘假装生气地说:“小心下犁舌地狱!怎么能平白无故毁谤佛门?”

酒保哼了一声,看了陶甘一眼,转身就走,连陶甘放在桌角的赏钱都不屑于收。

陶甘心想,这普慈寺果然名声可疑,不知里面到底有多污秽,得想个办法混进山门看看。他出了酒肆,摇摇摆摆地朝普慈寺山门走去。

山门外有三个年轻和尚正在聊天,都斜着眼打量陶甘。陶甘停下脚步,在身上摸了半天,一面东张西望。一个和尚觉得好奇,便走上前,闭目合掌,口称“善哉”,想探探陶甘的口风。

陶甘说:“弟子今日特意来拜瞻观世音大士,却不知何时把香火钱弄丢了,恐怕还得走二十里路回家去取。这可怎么办……”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锭光闪闪的银子,托在手掌上掂了掂分量。

那和尚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咽了口口水,躬身施礼道:“施主请进寺内随意参观,小僧这里先替你垫上香钱。”

陶甘高兴地说:“这太好了,等我改日把银子兑成零钱再还你。”

那和尚从袖中抽出两串铜钱,每串五十个,双手递给陶甘。陶甘大大方方地接过,提起袍角,轻飘飘地走进了山门。三个和尚站在山门内窃窃私语。

进了山门就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威风凛凛地分列两侧,正龛内供奉着弥勒佛,横匾上写着“皆大欢喜”。出了天王殿,只见一个大院落,甬道两边石碑高耸,大树枝叶繁茂投下绿荫,花草果实繁盛,香气弥漫。甬道尽头就是观音大殿了。

陶甘跨过观音大殿的铜门槛,只见殿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神橱内有一尊六尺多高的白檀木雕观音大士像,坐在莲花宝座上,身后祥云缭绕,光芒四射。大士像前的供案上,四对金烛台闪闪发光,殿内香火旺盛,钟磬声悠扬,和尚们正在唱经礼拜。

陶甘转出观音大殿,看见一个花木茂盛的大花园,花园内有四幢美轮美奂的朱柱亭阁,蓝色的玻璃瓦在阳光下绚丽夺目。陶甘心想,这四幢亭阁,无疑就是供来寺里求子的妇女们夜间休息的香阁了。他见左右无人,便闪到一株虬龙般弯曲的古松下观察动静。一条细石砌成的甬道通向右边一幢雅致玲珑的香阁,香阁的两扇朱漆大门虚掩着,大门上装饰着滚圆澄亮的小钢球。

陶甘想溜进那香阁,却看见两个小沙弥正在香阁后面洒扫。不得已,他只好耐着性子等了半天,直到两个小沙弥洒扫完毕走远了,才一个箭步闪进香阁。香阁内果然有一张乌木嵌镶珍珠的大床,床上的被褥枕席十分整齐。床边放着一张乌木雕花茶几,茶几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