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柳巷,四处游荡,学得一身风流俊俏的本事,而且吹拉弹唱,无一不精。阎婆惜本就是沉迷酒色的娼妓,一见到张三,心里就欢喜,有意看上了他。张三见阎婆惜对自己有意,便以眼神传情。趁宋江起身去净手时,阎婆惜便用言语撩拨张三。俗话说:风不吹,树不动;船不摇,水不浑。张三也是个沉迷酒色之徒,怎能不明白她的心思。见这婆娘眉来眼去,情意绵绵,便记在了心里。此后,宋江不在的时候,张三就去阎婆惜家,假意说是来找宋江。阎婆惜留他喝茶,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便勾搭在了一起。谁能想到,阎婆惜自从和张三好上之后,两人如胶似漆,打得火热,况且张三又擅长此道。正所谓:一不做,二不休。只因宋江千不该万不该,带张三来家里喝酒,才让阎婆惜看上了他。自古道:茶能促成风流事,酒是好色的媒人。他们正好应了这句话。阎婆惜本就是风尘女子的性子,自从和小张三勾搭上后,对宋江便全无半点情分。宋江一来,她就言语伤人,全然不搭理宋江。宋江胸怀宽广,并不把女色之事放在心上,因此隔个半月十日才去一次。而张三和阎婆惜却日夜厮守,形影不离。街坊邻居都知道了这事,风声也传到了宋江耳朵里。宋江半信半疑,心里暗自思忖:“她又不是我父母给我娶的妻子,她若无心于我,我又何必自寻烦恼。我以后不去就是了。” 从此,宋江有一个月没去阎婆惜家。阎婆多次派人来请,宋江都借口有事推脱,就是不上门。

一天晚上,阎婆恰好赶到县衙前,喊道:“押司,多日派人请您,您真是贵人难见。就算小贱人言语有冒犯之处,看在我的薄面上,您也原谅她,我自会教训她给您赔礼。今晚我有缘见到押司,跟我走一趟吧。” 宋江说:“我今日县里事务繁忙,抽不开身,改日再来。” 阎婆说:“这可不行。我女儿在家里一心盼着押司,您就随便去看看她吧。您怎么能这么狠心呢!” 宋江说:“真的很忙,明天一定来。+小~说^宅! +首`发!” 阎婆说:“我今晚就想让你去。” 说着便拉住宋江的衣袖,说道:“是谁在挑拨你?我娘俩下半辈子就指望押司您了,外人说的闲言碎语您别听,您自己拿个主意。我女儿要是有什么过错,都由我担着。押司您就去走一趟吧。” 宋江说:“你别纠缠,我这儿事务缠身。” 阎婆说:“押司就算耽误了些公事,知县相公也不至于责罚您。这次错过了,下次可就难得了。押司您就跟我走一趟吧,到家里我再跟您细说。” 宋江性子直爽,经不住阎婆纠缠,便说:“你放手,我去就是了。” 阎婆说:“押司可别跑了,我老人家可追不上。” 宋江说:“真是的!” 两人便一起往阎婆惜家走去。有诗为证:

酒本身不会醉人,是人自己沉醉其中;花原本不会迷人,是人自己被迷惑。

即便今日能知道后悔,当初又为何要去做呢。

宋江在门前停下脚步。阎婆伸手一拦,说道:“押司都到这儿了,哪有不进去的道理!” 宋江走进屋里,在凳子上坐下。这阎婆是个精明的人,俗话说 “老虔婆”,她怎会轻易让人脱身。她生怕宋江离开,便在宋江身旁坐下,喊道:“女儿,你心心念念的三郎来了。” 阎婆惜正躺在床上,对着孤灯,百无聊赖,一心等着小张三来。听到母亲喊 “你心爱的三郎来了”,还以为是张三郎,急忙起身,用手整理了一下头发,嘴里喃喃骂道:“这短命的,让我等得好苦!看我不先打他两个耳光。” 说着便飞奔下楼。透过格子窗往外看,堂前琉璃灯明亮,照见是宋江,那婆娘便又转身回到楼上,依旧躺在床上。阎婆听到女儿下楼的脚步声,又听到她返回楼上的声音。阎婆又叫道:“女儿,你的三郎来了,怎么反倒跑了呢?” 阎婆惜在床上回应道:“这屋里又不远,他不会自己来啊!他又不瞎,怎么不自己上楼,还等我去迎接他。真是烦死了,唠唠叨叨的!” 阎婆说:“这贱人真的是盼押司盼得着急了,心里不痛快。这么说,也该让押司受她几句气。” 阎婆笑着对宋江说:“押司,我陪您上楼去。” 宋江听了那婆娘这几句话,心里已经有五分不痛快,又被阎婆一拉,只好勉强上楼。只见这是一间六椽的楼屋,前半间摆放着一副春台桌凳,后半间是卧房。卧房里摆放着一张三面雕花的床,两边都有栏杆,上面挂着一顶红罗幔帐。旁边放着一个衣架,搭着手巾,这边有个洗手盆。一张金漆桌子上,放着一个锡灯台,旁边还有两个杌子。正面墙上挂着一幅仕女图。床边摆放着四把一字交椅。

宋江来到楼上,阎婆立刻拉着他进了房间。宋江走到凳子旁,朝着床边坐下。阎婆走到床边,把女儿拉起来,说道:“押司在这儿呢。我的女儿啊,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