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四周都已经破败不堪,再加上北风呼啸,吹得屋子摇摇欲坠。林冲心想:“这屋子怎么能熬过一整个冬天呢?等雪停了,得去城里找个泥水匠来修缮一下。” 他烤了一会儿火,还是觉得身上冷飕飕的,便琢磨着:“刚才老军说,离这儿五里路外有个集市,我何不去那里买点酒来喝,暖暖身子?” 于是,他从包裹里拿出一些碎银子,用花枪挑着酒葫芦,把火炭盖住,戴上毡笠子,拿了钥匙,出门后把草厅的门拉上。走到大门前,又把两扇草场门反拉着锁好,带上钥匙,朝着东边慢慢走去。雪地里,林冲脚下踩着如碎琼乱玉般的积雪,迎着北风,一步步艰难前行,那雪下得越发紧了。

没走半里多路,林冲看见一座古庙。他连忙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说道:“希望神明保佑,等日后有机会,我一定来烧纸钱还愿。” 又走了一会儿,他远远地望见有几户人家。林冲停下脚步仔细一看,只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直走进店里,店主人问道:“客人从哪里来呀?” 林冲反问道:“你认得这个葫芦吗?” 店主人看了看,说:“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 林冲好奇地问:“你怎么一眼就认出来了?” 店主回答道:“既然您是草料场的看守大哥,那就请先坐一会儿。这天寒地冻的,先喝上三杯酒,就算是给您接风了。” 店家切了一盘熟牛肉,烫了一壶热酒,端来请林冲享用。林冲自己又买了些牛肉,喝了几杯酒,随后又买了一葫芦酒,把那两块牛肉包好,留下碎银子,用花枪挑着酒葫芦,把牛肉揣在怀里,跟店家打了声招呼,便走出篱笆门,依旧迎着北风往回走。看那雪,到了晚上下得更加猛烈了。古时有个书生,曾写过一首词,专门描述这让人又恨又无奈的雪:

北风凛冽,肆意刮地,这场雪下得着实恼人。雪花如同扯碎的棉絮、搓开的丝绵,大得像栲栳一般。只见林间的竹屋茅舍,差点都被它压垮。那些富贵人家,却还说这雪压瘴气还嫌不够。他们围在兽炭红炉旁,穿着棉衣絮袄,手里捻着梅花,嘴里念叨着这是国家的祥瑞,却全然不顾贫苦百姓的艰难。而那些幽居的人,却在这雪天里高卧,吟诗赋词。

再说林冲踏着这瑞雪,迎着北风,快步如飞地奔到草场门口,打开锁,走进里面一看,顿时叫苦不迭。原来天理昭彰,庇佑着善良正义之人,就因为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经被大雪压塌了。林冲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可怎么办才好?” 他把花枪和酒葫芦放在雪地里,担心火盆里有火炭引发火灾,便搬开破墙,探进半个身子去摸,发现火盆里的火种已经被雪水浇灭了。林冲又伸手到床上摸了摸,只扯出一条棉被。他从破墙里钻出来,此时天色已经黑了,他心里想着:“这又没有生火的地方,该怎么安排今晚呢?” 突然想起离这儿半里路的地方,有一座古庙,可以暂且安身。“我先去那里住一晚,等天亮了再做打算。” 于是,他把被子卷起来,用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拉上,锁好,朝着古庙走去。走进庙门后,他又把门关上,旁边正好有一块大石头,他把石头搬过来,靠在门上。走进庙里一看,只见殿上供奉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分别是一个判官和一个小鬼,侧边还堆着一堆纸。林冲环顾四周,这里既没有邻居,也不见庙主。他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把那条棉被展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落干净,又把外面的白布衫脱下来,发现已经湿了一大半,便把它和毡笠子一起放在供桌上,然后扯过被子盖在自己的下半身上。他拿起葫芦,喝起了冷酒,就着怀里的牛肉吃了起来。

正吃着,只听到外面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林冲赶忙跳起身,从墙壁的缝隙往外看,只见草料场里燃起了大火,火势熊熊,烧得噼里啪啦作响。看那火势,真可谓:

一点灵台,蕴含着五行造化,丙丁之火在世间流传。心中的无明之火,在沧州引发了这场灾祸。这火能在铁鼎中炼就万物,也能在炼丹炉里炼出金丹。想想古今,南方属离位,火星荧惑最为突出。绿色的窗棂被火焰映红,隔花深处,隐隐约约掩映着钓渔舟。当年赤壁鏖战,周公瑾巧用计谋。李晋王醉卧馆驿,田单在即墨用火牛阵。周褒姒在骊山一笑,因此戏耍了诸侯。

当时,林冲看到草场内起火,四处都烧了起来,便拿起枪,正要开门去救火,却听到前面有人说话。林冲赶忙趴在庙里倾听,只听见有三个人的脚步声,朝着庙里走来。这三个人用手推门,却被林冲用石头抵住了,怎么推也推不开。三人只好站在庙檐下,看着火势。其中一个人说:“这条计策怎么样?” 另一个人回应道:“多亏了管营和差拨二位用心谋划。回到京城,向太尉禀报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