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濬大怒,拔剑呵斥道:“我眼下就要攻取石头城,还说什么停留!”于是擂鼓催促大军继续前进。吴将张象带领随行的士兵前来请降,王濬说:“如果是真心投降,就作为前锋去立功。”张象回到自己船上,径直来到石头城下,叫开城门,迎接晋兵入城。
孙皓听说晋兵已经进城,想要自刎。中书令胡冲、光禄勋薛莹上奏说:“陛下为何不效仿安乐公刘禅呢?”孙皓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也让人拉着棺材,自己捆绑着,率领文武百官,到王濬的军营前投降。王濬解开他的绳索,焚烧了棺材,以对待王侯的礼节招待他。有唐人写诗感叹道: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旗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就这样,东吴的四个州、四十三个郡、三百一十三个县,共计五十二万三千户人口,三万二千官吏,二十三万士兵,男女老幼二百三十万,二百八十万斛米谷,五千多艘舟船,后宫五千多人,都归入了大晋版图。大局已定,王濬出榜安抚百姓,封存所有府库和粮仓。第二天,陶濬的军队不战自溃。琅琊王司马伷和王戎的大军也都赶到,看到王濬立下大功,心中十分欣喜。又过了一天,杜预也到了,他大规模犒赏三军,打开粮仓救济吴国百姓,吴国百姓得以安定生活。只有建平太守吾彦坚守城池不肯投降,听说吴国灭亡后才归降。王濬上表向朝廷报捷。朝廷得知吴国已被平定,君臣都来祝贺,为晋主司马炎献上寿礼。晋主拿着酒杯,流着泪说:“这都是羊太傅的功劳啊,可惜他不能亲眼看到这一天!”骠骑将军孙秀退朝后,向南痛哭道:“当年讨逆将军孙策年轻时,凭借一个校尉的身份创立基业,如今孙皓却把整个江南都抛弃了!‘悠悠苍天,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王濬班师回朝,押着吴主孙皓前往洛阳面见晋帝。孙皓登上大殿,向晋帝磕头行礼。晋帝赐座,说道:“朕设这个座位等你很久了。”孙皓回答道:“臣在南方,也设了这样一个座位等待陛下。”晋帝大笑。贾充问孙皓:“听说你在南方,经常挖人眼睛、剥人面皮,这是什么刑罚呢?”孙皓说:“对于弑君以及奸邪不忠的臣子,就施加这种刑罚。”贾充听后沉默不语,面露愧色。晋帝封孙皓为归命侯,他的子孙被封为中郎,跟随孙皓投降的宰辅大臣都被封为列侯。丞相张悌阵亡,晋帝封赏了他的子孙。王濬被封为辅国大将军。其余人等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从此,三国归晋,晋帝司马炎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后来,蜀汉后主刘禅在晋泰始七年去世,魏主曹奂在太安元年去世,吴主孙皓在太康四年去世,他们都得以善终。后人作了一首古风来叙述这段历史:
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傍!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演义结!
水浒传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