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座席上又有一人应声发问:“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好歹是相国曹参的后人。刘豫州虽说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裔,可这事根本无从查证,明摆着就是个编草席、卖鞋子的人罢了,怎么能跟曹操抗衡呢!”孔明一看,说话的是陆绩。孔明笑着说:“您不就是当年在袁术席间藏橘子带给母亲的陆郎吗?请您坐好听我讲几句:曹操既然是曹相国的后人,那世代都是汉朝的臣子。可如今他专权跋扈,欺凌君主,这不仅是目无君主,也是对祖宗的不敬,他不但是汉室的乱臣,更是曹氏家族的逆子。刘豫州可是堂堂皇室后裔,当今皇帝按照族谱赐给他爵位,怎么能说‘无从查证’呢?再说汉高祖刘邦出身不过是个亭长,最终却得了天下,编草席、卖鞋子又有什么可羞耻的呢?您这是小孩子的见识,不配和有识之士交谈!”陆绩被说得哑口无言。

这时,座席上又有一人突然说道:“孔明你说的这些,全是强词夺理,都不是正当的言论,没必要再说了。我且问你,你研究的是哪部经典着作呢?”孔明一看,是严畯。孔明说:“只会寻章摘句,那是世上迂腐的儒生,怎么能兴邦立业呢?古代的伊尹在莘地耕种,姜子牙在渭水垂钓,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都有匡扶天下的才能,可没听说他们一生钻研哪部经典。难道也要像那些书生一样,只知道在笔墨之间计较,评说是非,舞文弄墨吗?”严畯听了,低头丧气,答不上话来。

忽然又有一人高声说:“你就爱说大话,未必真有真才实学,恐怕要被真正的儒者笑话了。”孔明一看,这人是汝阳的程德枢。孔明回答道:“儒者有君子和小人之分。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坚守正道,厌恶邪恶,一定要让自己的恩泽惠及当代,美名流传后世。而小人之儒,只会雕琢词句,擅长舞文弄墨;年轻时作赋,到老了还在钻研经典;笔下虽然能写出千言万语,可胸中实际上却没有一点谋略。就像杨雄以文章闻名于世,却屈身侍奉王莽,最后不免跳楼而死,这就是所谓的小人之儒,就算他每天能写出上万字的文章,又有什么可取之处呢!”程德枢也无言以对。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都大惊失色。

这时,座席上的张温、骆统二人,还想发难。忽然有个人从外面走进来,大声说道:“孔明是当世奇才,你们用言语刁难他,这可不是待客之道。曹操大军压境,你们不想着退敌的计策,却在这里斗嘴!”众人一看,这人是零陵人,姓黄,名盖,字公覆,现在是东吴的粮官。当时黄盖对孔明说:“我听说多言不一定有好处,有时还不如沉默不语。您为什么不把重要的见解说给我家主公听,却在这里和众人辩论呢?”孔明说:“诸位不了解当前局势,不断发问,我不得不回答。”于是黄盖和鲁肃带着孔明进去。走到中门时,正好遇到诸葛瑾,孔明上前施礼。诸葛瑾说:“贤弟你既然到了江东,为什么不来见我?”孔明说:“弟弟我既然侍奉刘豫州,理应先公后私。公事还没办完,不敢顾及私事。希望兄长能谅解。”诸葛瑾说:“贤弟见过吴侯后,再来叙话。”说完就走了。

鲁肃对孔明说:“之前叮嘱你的话,可别出错。”孔明点头答应。他们被带到堂上,孙权走下台阶迎接,以优厚的礼节相待。行礼完毕,孙权赐孔明坐下。众文武官员分两行站着。鲁肃站在孔明身旁,等着看他如何说话。孔明表达了刘备的来意后,偷偷看了一眼孙权:只见孙权碧眼紫须,仪表堂堂。孔明暗自思量:“这个人相貌不凡,只能激将,不能直言劝说。等他问的时候,用言语激他就行了。”献茶结束后,孙权说:“常常听鲁子敬说起你的才能,今天有幸相见,还请多多指教。”孔明说:“我没什么才能学问,恐怕辜负了您的询问。”孙权说:“你最近在新野,辅佐刘豫州和曹操决战,一定很了解曹军的虚实。”孔明说:“刘豫州兵少将寡,再加上新野城小缺粮,怎么能和曹操对抗呢。”孙权问:“曹兵一共有多少?”孔明说:“步兵、骑兵和水军,大概有一百多万。”孙权说:“难道不是诈称的吗?”孔明说:“不是诈称。曹操在兖州时就有青州军二十万;平定袁绍后,又得到五六十万;在中原新招募的士兵有三四十万;如今又收编了荆州的二三十万兵马:这样算起来,不少于一百五十万。我只说一百万,是怕吓到江东的人。”鲁肃在旁边听了,大惊失色,用眼神示意孔明,孔明就像没看见一样。孙权又问:“曹操部下的战将,还有多少?”孔明说:“足智多谋的谋士,能征善战的将领,何止一二千人。”孙权问:“现在曹操平定了荆楚之地,还有进一步的图谋吗?”孔明说:“如今他沿着长江安营扎寨,准备战船,他不图谋江东,还能图谋哪里呢?”孙权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