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先从内廷开始动刀吧。
当然,东厂还是要保留的,朱由检主要清理的是那些不作为,混吃等死的宦官和宫女。
陆陆续续,各地来的紧急奏疏呈上来,王承恩负责帮着处理。
以前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是分开的,在魏忠贤时期,这两个职位成功归到一个人的头上。
如果说朝廷的内阁首辅是魏藻德,那么内廷首辅就是王承恩。
当然,这一切都得益于皇帝的信任。
陈蒹葭知道陛下有公务要忙,更怕周皇后过来视察,发现陛下跟自己睡懒觉,她只能乖乖的起床,先去给皇后和太后请安。
上午九点,朱由检睡到自然醒。
等候多时的宫女们连忙服侍他沐浴更衣,有官宦送来小火慢煨的粥。
王承恩在旁边开始念各地的奏疏,由朱由检来定夺。
有些奏疏确实没啥用,无非就是当地官员给皇帝请安,关心皇帝的身体,还关心太子的情况。
朱由检能理解那些官员的良苦用心,他们在外地任职,远离朝廷中枢,害怕陛下忘记自己。
朱由检看着桌上的菜肴,说道:“王伴伴,回头把尚膳监的管事找来。”
王承恩连忙应下来,他知道陛下要对饮食下手。
尚膻监的管事也是王承恩的人,每年光孝敬给他的银两就高达十万两,其中的油水更是丰厚。
以前崇祯帝下令精简菜肴,即便如此,还是非常浪费。
朱由检介绍着情况:“一个人能吃十几道菜吗?还都是山珍海味,燕窝,鱼翅,熊掌之类的。”
“每餐的菜品数量远超需求,朕昨天见太后的十道菜里面,八道菜是摆设,只是象征性的夹两筷子。”
王承恩帮忙替尚膻监解释原委,主要是皇帝的身份啊,皇帝是全天下最尊贵的身份,当然要用最好的。
朱由检知道尚膻监肯定贪污着油水,问题是这些钱都没有进老子的口袋里面啊。
就在这时,东厂番子前来禀报,并呈给朱由检一封信。
信是裴雪衣写的,她表示愿意听从朱由检的安排,把白莲宗改名,等治好病她打算回山东一趟,看看能找到多少残余的帮众。
还有就是裴雪衣愿意来西山教书。
朱由检眼前一亮,裴雪衣的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可以对孔府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