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用完早膳,在王承恩的陪同下前往内阁。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群 kanshuqun.com
他前脚刚到暖阁,官员们纷纷围过来给陛下请安。
虽说不用上朝,大臣们还是不太习惯,觉得没有给陛下请安是他们的失职。
一番寒暄过后,朱由检来到会议室。
暖阁的会议室也是朱由检专门打造的,长条桌摆在中间,两侧放着诸多的椅子。
朱由检坐下后,大臣们也都按照职位的高低纷纷落座,能上桌坐的基本都是六部九卿的一把手。
在会议室的外围还摆放着不少椅子,这些都是各司部门的副职还有言官御史等。
朱由检目光扫视众人:“都到齐了吧?”
左边的首辅魏藻德答道:“陛下,都到齐了,哦,都察院的副都御史因为身体有恙,没来。”
都察院的来不来都影响不了大局。
朱由检开始给今天的会议定下基调,那就是官员的任免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之内。
诸多大臣听说陛下再次推迟官员的任免,瞬间没了心气。
当即有御史站起来说:“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跟朝廷不可一日无臣同样重要,眼下局势动荡不安,微臣建议应该早点把官员任免...”
朱由检打断他的话:“神宗在位时,曾有三十年没上朝,吏部尚书,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兵部尚书及侍郎全缺,不也是照样挺过来了吗?”
那御史反驳道:“陛下,大明走到今天,绝不是一个皇帝的问题,若当年神宗能励精图治也不会有我们今天,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望陛下能够迷途知返!”
明朝亡,亡于万历帝!
不少大臣们纷纷附和,劝朱由检能重点解决官员的任免问题。
朱由检算是看透了,这帮人跟你打嘴炮,你根本就打不过,怪不得历代皇帝跟大臣都形成对立关系。
只有明太祖和明成祖这种开疆扩土的皇帝才能用气势压制文官集团。
他递给王承恩一个眼色,王承恩把锦衣卫马吉翔送来的奏疏递给魏藻德和邱瑜。
“先解决这件事,如果能够解决,朕就同意你们的方案!”
魏藻德看完奏疏,当即脸色大变。
孔家竟敢窝藏白莲宗的余孽,并且支援给白莲宗钱财支持,诸多罪状都在说明孔府牵连其中。
奏疏在大臣们之间轮流传阅。
朱由检目光扫过那些大臣,这莫须有的罪名,就看看大臣们如何应对。
房间里爆发出倒吸冷气的声音,继而有交头接耳的说话声。
孔府会勾结白莲宗吗?
不可能啊,孔府什么地位,怎么会跟白莲宗有勾结呢?
等奏疏传阅完,朱由检问魏藻德:“阁老,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魏藻德站起来:“陛下,绝对是谣言,臣不信!”
朱由检:“朕有证据和证人!不日就要押解回来。”
邱瑜连忙起身帮孔府打掩护:“陛下,锦衣卫屈打成招的路子,我们都己熟知,就算要查孔府,臣建议由礼部和吏部派人前往山东调查,争取把事件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朱由检听懂了,不信锦衣卫的查案,想自己出面调查。
孔府作为文官集团的象征和超然地位,要想撼动,难度可想而知,让你们自己人查自己人,能查出什么问题?
朱由检不是在撼动孔府,而是在跟数千年的信仰做斗争。
这就好比,官员们宁可信月亮上住着嫦娥,也不肯相信月亮其实就是一个球。
朱由检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都这个时候了,肯定不能把调查办案权交出去。
魏藻德和邱瑜看陛下态度强硬,选择折中的办法,比如由礼部和吏部出人,锦衣卫也出人,双方联合办案,这样也能服众。
以往为什么会有三司会审?
就是因为各方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多,多到数不胜数,所以才成立联合办案。
一时间,大臣们的舆论成为一面倒的局势。
朱由检第一次感受到压力,来自整个文官集团的压力。
还是太急了啊,没有培养自己的心腹就贸然动刀。
前国子监祭酒,现任兵部左侍郎的陈仁锡是朱由检的人,可这个时候,陈仁锡也怕啊。
陛下,你捅谁的篓子不行,非得捅孔家,这可是所有读书人的祖先啊。
陈仁锡知道这个时候只能站出来帮陛下说话,比如:“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更何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