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 第386章 利州城一游

第386章 利州城一游

现在眼前。

那些佛像或坐或立,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严庄重,历经风雨却依然栩栩如生,韩牧站在最大的那尊佛像前,仰头望着那张含笑的面容。

千年的时光里,这尊佛像依然会这样微笑着俯瞰众生,随着时间长河无情的流过,佛像终究会斑驳,直到有一天,彻底归于泥土。

韩牧望着山脚下静静流淌的嘉陵江水,他发出一声叹息来,

“这位施主对佛像很感兴趣?”一位老僧不知何时站在了韩牧身旁,当他看到韩牧身着紫色道袍,乃是一个玄门中人后,脸色更加的和善起来,

韩牧回过神来,合十行礼:“贫道有礼,这些佛像雕工精湛,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老僧微微一笑:“这些佛像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了,乃是南北朝时期开掘,自从武周之后,这里逐渐成为祭祀女皇的地方!”

女皇武则天!韩牧自然清楚皇泽寺和武则天的关系。

辞别老僧后,韩牧加快脚步向山下走去。

来到嘉陵江边,韩牧沿着江岸漫步江水清澈见底,倒映着两岸的青山和城郭。

远处,一处渡口映入眼帘,几艘木船停泊在岸边,船夫们正忙着装卸货物。

韩牧走近渡口,忽然有种强烈的既视感。

这个位置,在千年后将会是一个繁华的滨江广场。他站在渡口的木板上,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千年后广场上孩子们的欢笑声,看见夜空中绽放的烟花。

“小真人要过江吗?”一个粗犷的声音打断了韩牧的思绪,他睁开眼,一位满脸风霜的老船夫正看着他。

韩牧摇摇头,他要是想过江对岸去,施展轻功可此船快多了,正好韩牧感觉有些腹中饥饿,他开口问道:“老丈,不知利州城里,可有什么特色美食没有?”

老船夫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看来,小真人定然是头一回来我们利州吧,说起特色美食,当然是我远近闻名的米凉面了,那味道可是一绝。”

“小真人想吃正宗口味的话,便去杨家老店吧,沿着江岸往东走一里就是,他家的米凉面可是利州一绝!”

韩牧的灵魂忽然被触动,他从小也是吃凉面长大的,怎么把这个特色美食给忘记了,虽然跨越千年,但那种味道却是始终难以忘记。

韩牧咽了咽口水,按照船夫的指引,韩牧很快找到了那家小店。

斜长的街道上,叫卖声此起彼伏,那家店面不大,门口却排着长队,一块褪色的招牌上写着“杨家米凉面”几个大字,门楣上挂着几串红辣椒和蒜头,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韩牧来到店里,听着旁边桌子上两位食客的对话。

“听说,这米凉面还是当年武媚娘发明的呢!”

“可不是嘛!传说她小时候常来这渡口玩,和面店师傅一起琢磨出来的……”

旁边一桌上,一个年龄明显偏大的老者却开口打断两人道。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相传女皇随父在利州时,她读书之余,常和青梅竹马一起游河湾,而河湾渡口便有一家削面店,他们每次游河过湾,总要到削面店吃上一碗,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与店老板混得熟了。”

老者一开口,就连韩牧的目光也被吸引过去,那老者讲的悻悻然。

“他们与店老板经常谈论面的制作,后来,忽然有一天,女皇突发奇想,要是做出一种夏天吃的吃凉面该有多好,于是女皇便和面店师傅一起试验,终于用米浆研制成了一种柔软可口、绵韧不粘的米凉面,也就是如今这米凉面的由来了。”

韩牧瞧着这轶事传闻,转头看向厨房,这家店面是一对夫妻经营,韩牧看见一位精神矍铄的中年人正在案板前熟练地切着米凉面,面条宽窄均匀,在阳光下呈现出半透明的米黄色。

“这位小真人要几碗?”店家媳妇收拾碗筷,头也不抬地问道。

“一碗就好。”

不多时,一碗拌好的米凉面端了上来。

白色的米面条垫着翠绿的豆芽,上面浇着红亮的辣椒油,撒着碎花生和葱花,香气扑鼻。

韩牧拿起筷子,夹起一撮送入口中,米香浓郁,面条爽滑劲道,辣中带甜,还有蒜香和花椒的麻味在舌尖绽放。

这味道……竟然和千年后米凉面的味道几乎一模一样,但随着继续又吃了几口,韩牧这才发觉,这味道比他印象里的还要美味。

韩牧的眼眶突然有些湿润,在这个陌生的时空,一碗米凉面成了连接他与家乡的纽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