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西游记【原着无删节】 >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土授门人

禅到玉华施法会 心猿木土授门人

话说唐僧很高兴地离开了郡侯,立刻对孙悟空说:“贤徒啊,这次的功德果报,真是超过了救比丘国儿童的功劳,都是你们的功劳。”沙僧说道:“比丘国只救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怎么能和这场大雨相比呢,弟子暗自赞叹大师兄的法力,他的慈悲广布天下。”八戒笑道:“师兄你的恩德也很大,做了很多好事,只不过仁义都表现在外面,心里却有坏念头。跟着老猪走,就会被你作践。”悟空问道:“我在哪里作践你了?”八戒说:“已经够了!够了!常常给我捆绑,给我吊起来,给我煮,给我蒸!现在在凤仙郡施行了恩惠给万万人,就应该住上半年,带着我吃几顿自在的饱饭,可你却一直催促我们赶路!”唐僧听了大怒道:“这个傻瓜,怎么只会想着吃!快走!再不准吵嘴!”八戒不敢说话,嘟嘟囔囔地嘟嚷着,带着行囊,打着哈哈,师徒们继续上路。此时天色如梭,已经深秋。只见:

水痕退去,山体变瘦。红叶纷飞,黄花盛开。霜天清晰,夜晚更长。明亮的月亮透过窗户照射进来。每个家庭都有炊烟和夕阳,每个地方都有湖光和寒冷的水。白色的花朵,茂盛的红蓼。橙黄色的柚子,绿色的柳树凋零,黄色的谷子长势繁茂。荒村中雁儿飞过碎落的芦花,野店里鸡叫声收摘着扁豆。四个人走了很长时间后,又看到城墙的影子。长老举起马鞭,远远地指着说:“悟空,你看那里又有一座城池,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悟空说:“你我都没去过那里,怎么知道呢?我们走到边前问问人吧。”

话音刚落,忽然树丛中走出一个老者,手持竹杖,身着轻便的衣服,脚穿一双棕鞋,腰间系着一条扁带。唐僧急忙下马,上前打个问候。老者扶着竹杖回礼道:“大师是从哪里来的?”唐僧合十道:“贫僧是东土唐朝派来拜佛取经的。现在来到宝方,看到城墙,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特来请教老施主。”老者听了,口中念念有词:“有道禅师啊,我这里是天竺国下辖的玉华县。县中的城主是天竺皇族的成员,封为玉华王。这位王非常贤明,专门尊敬僧人和道士,非常爱护百姓。如果老禅师去拜访的话,必定会受到重礼。”三藏表示感谢。老者转身穿过树林离开了。

三藏转过身对徒弟们讲述之前的事情。他们三个很高兴,扶起师父骑上马。三藏说:“路程不远,不需要骑马。”四人于是步行走到城边的街道上观看。原来那边关厢是个繁华的地方,人们生活富裕,生意也很兴隆。从他们的声音和相貌看,和中原地区并无差异。三藏吩咐:“徒弟们要小心,切莫放肆。”八戒低着头,沙僧掩着脸,只有孙悟空搀着师父。两边的人都过来围观,齐声叫道:“我们这里只有降龙伏虎的高僧,还没有见过降猪伏猴的和尚。”八戒忍不住,捂着嘴说:“你们有没有见过降猪王的和尚?”街上的人吓得跌跌撞撞,都躲到两旁去了。孙悟空笑道:“傻瓜,快别装腔作势了。小心地过桥。”那八戒低头笑了笑。他们过了吊桥,进了城门,又看到大街上的酒楼和歌馆,热闹非凡,果然是神州的都邑。有一首诗作为证明。诗曰:

锦城铁瓮万年坚,临水依山色色鲜。

百货通湖船入市,千家沽酒店垂帘。

楼台处处人烟广,巷陌朝朝客贾喧。

不亚长安风景好,鸡鸣犬吠亦般般。

三藏心中暗喜道:“人们说西域各国,我们还没有到过那里。仔细观察这个景象,和我们大唐并无两样!所谓极乐世界,肯定就是这里了。”还听说,白米只卖四钱一石,麻油八厘一斤,真是五谷丰收的地方。

行了一段时间,他们终于到达了玉华王府。府门的左右有长史府、审理厅、典膳所和待客馆。三藏说:“徒弟们,这里是王府,请我进去和王子验明来意再行动。”八戒说:“师父进去,我们是否可以在衙门前等候?”三藏说:“你不看见门上写着‘待客馆’三个字吗!你们都去那里坐下,看看有没有草料,买一些喂马。我见了王子,如果给斋食,我会来叫你们一起享用。”悟空说:“师父放心去吧,我会处理好的。”沙僧把行李挑进了待客馆。馆中有人看守,见他们相貌丑陋,并不敢问他们,也不敢让他们出去,只是让他们坐下。

故事说的是老师父换了衣帽,带着关文,径直来到王府前。早有引礼官迎上来问道:“长老从何处来?”三藏说:“我是东土大唐派来拜佛求经的僧人,现在来到贵地,想要倒换关文,特来朝见千岁。”引礼官立即传达。那王子果然聪明,便传旨召见。三藏来到殿上行礼,王子请他上殿坐下。三藏将关文呈上,王子看了一眼,又看到有各国印章和手押,便高兴地盖了玉印,押上鲜花字,并收好在案上,问道:“国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