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能正在待命。”大圣下令说:
“小妖们,都出去,将山上烧糊了的碎石头搬来堆起来。每堆二三十个,或五六十个,堆在一起我有用处。”那些小猴纷纷出去,把许多碎石头搬来堆起来。大圣看着,教:“小妖们,都躲进洞里,让我施展法术。”
大圣上了山巅一看,只见山的南半边,锣鼓喧天,——锣鸣声,闪上有一千多人和马,都赶着鹰犬,手持刀枪。猴王仔细观察那些人,看起来凶险。好汉子,真是勇猛!只见:他们披着狐皮苫肩,腰间束着锦绮装饰。袋里插满了狼牙箭,壮麻胯上挂着宝雕弓。人看起来像搜山的虎,马行动如跳涧的龙。他们带着犬子,肩上搭着鹰。篮筐里扛着火炮,带着定海东青。竹竿上扛着几十担的狼、敌、兔,兔叉上插满了千根。牛头围住道路的网,阎王陷阱拿着绳子,一起吆喝着,散落满天星。大圣看到这些人进入他的山中,心中非常愤怒,他捏着诀窍,念叨着咒语,往巽方向吸了一口气,呼的一吹,顿时起了一阵狂风。这风好厉害!只见:尘土飞扬,树木被摧枯。海浪犹如山峰耸立,波浪连绵不断。天地昏暗,日月黯淡无光。一阵风摇动松树像虎在啸,忽然进竹林如龙在吟。万个孔窍怒吼山中的气息,飞砂走石乱伤人。大圣制造了这阵大风,将那些碎石头乘着风乱飞乱舞,可怜的千余人和马,一个个被石头击中粉碎,沙子和海马都受伤。人参官桂在前忙忙碌碌,鲜血染红了地面。阴阳子难以回到故乡,槟榔树不知何时能够回归家乡?尸骸轻轻抵在山地上,红娘子家中期待着。有一首诗为证:
人亡马死怎么回家?野鬼孤魂乱如麻。可怜英勇的将领,不辨贤愚鲜血染红了沙。
大圣按落云头,鼓掌大笑道:“真是厄运!自从归顺唐僧,成为和尚,他总是劝我说:行善千日,善行仍然不足;作恶一日,恶行自有余。果然如此!我跟随他,杀了几个妖精,他却怪我行凶,今天回来,却碰上了这么多猎户。”喊道:“小妖们,出来!”那群猴,狂风过去后,听到大圣呼唤,一个个跳了出来。大圣说道:“你们去南山下,把那些被打死的猎户的衣服剥下来,带回家洗掉血迹,穿上防寒;把死人的尸体都推进那万丈深潭;把死掉的马拖过来,剥下皮来做靴子穿,把肉腌起来慢慢吃;将那些弓箭枪刀给你们进行武艺演练;将那些彩色旗号收集起来给我使用。”群猴个个答应。
大圣拆下旗帜洗净,凑成一面彩色花旗,上面写着“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十四个字,竖起旗杆,将旗帜挂在洞外,每天招魔聚兽,储备草料粮食,不提和尚二字。他机智而大方,手段高明,便去四海龙王那里借了一些甘霖仙水,将山洗得翠绿。前面种植了榆树和杨树,后面种植了松树和楠木,还种了桃树、李树、枣树和梅树,无所不备,自在快乐,乐业安居,不提及和尚的身份。他宽宏大量,手段高明,还去四海龙王那里借来了一些甘露仙水,用来洗净山泉,使山水变得清新。山中栽植了榆树、杨树,桃树、李树、枣树和梅树也一应俱全。他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乐业安居,没有再提过和尚的身份。
话说唐僧听信狡狐的话,放走了那只心猿,并骑上马,八戒在前开路,沙僧挑着行李往西行。经过了白虎岭,突然看到一片林地,果真是藤蔓攀缠,柏树深绿,松树郁郁葱葱。三藏叫道:“徒弟啊,山路崎岖,很难走,而且松树丛生,树木密集,务必小心,怕有妖邪妖兽。”你看那呆子,振奋精神,叫沙僧带着马,自己举起钉耙开路,领着唐僧径直进入松树林中。正在前进的时候,那长老停住马问道:“八戒,我这一天饿了,哪里能找到些斋饭吃?”八戒道:“师父请下马,在这里等我去寻找。”
长老下了马,沙僧卸了行李,取出钵盂,递给八戒。八戒道:“我去了。”长老问道:“去哪里?”八戒道:“不用管,我去钻冰找火,寻找斋饭,压雪取油做饭。”你看他离开了松林,往西行了十多里,却没有遇到一个人家,真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那呆子走得辛苦,心里沉思道:“当年孙行者在的时候,老和尚要什么就有了,现在轮到我的身上,果然是当家才知柴米的价值,养子才明白父母的恩情,公道没有去的地方。”又走得昏昏欲睡,心想:“如果现在回去,告诉老和尚找不到斋食的地方,他也不会相信我走了这么远的路。还是再睡一会儿,等待一段时间,再去回话吧。”呆子便把头埋在草地上睡着了,当时也只是说模糊而已,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谁知道辛苦走路的人,一躺下头,就——睡着了。
说不到八戒在这里睡觉,却说长老在林间,耳朵发热,眼睛跳动,身心不安,急忙回头叫醒沙僧道:“悟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