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一军,攻打三山城。我携另一军,同时攻打紫帝峡。紫帝峡是华泱通往北地必经要塞,定有重兵把守。我率军攻之,吸引敌军战力,主公便可趁机夺下三山城。三山城本是张家亲信,如今夏侯悦被斩,必有诸多残部愿意追随主公。届时,主公回合三山城的兵力,压至紫帝峡,便可一并拿下。”
“好。”
北柴的计策,姬蓉一向没有二话,只是劳燕分飞,自然担心更多。
“紫帝峡易守难攻,你多加小心。”丶
北柴颔首,只叮嘱一句:“记住我们的约定。”
若是天有不测,活下去的那个,一定要将义军的大旗,升上皇城华泱。
且说文差兵败上官渡,又接连失守十一座城池。朝廷大势已去,文差不得不集结所有兵力,严防死守。
然则,他却力排众议,未将重兵安排在紫帝峡。而是让二十万大军埋伏在了三山城外。
“老师,学生有一惑,尚且不明。”他的学生不明白计谋背后的用途,便挑灯夜问。
闪烁的灯火里,文差的眼睛掀开一条线,缓缓道:
“三山城发生动乱,紫帝峡又是必经之地。照她们目前的攻势,极可能双管齐下,同时攻打两座城池。”
那学生点头:“正是如此,我军才应把重兵放在地理位置更加重要的紫帝峡,而非三山城。”
文差摇头:“行军打仗,不能太循规蹈矩,否则,对付北柴这种机关算尽的人,你是斗不过她的。”
“学生愿闻其详。”
“她们必派重兵攻打紫帝峡,如今她大军三十万,依我看,起码二十万都会放在紫帝峡。若守,肯定守不过来。但,如若我们截断她的粮草,把十五万重兵埋伏在三山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吞掉姬蓉剩下的十万兵力,那么,必能重挫姬蓉。”
学生懂了一半,恍然点头:“如此,我们得手之后还能调转枪头,再去攻打紫帝峡。”
文差却高深莫测地摇头:“不止。”
“老师还有妙计?”
文差的眼底流出狠毒:
“攻打三山城的多半是姬蓉。我一截粮草,二放火设陷,北柴听闻她身陷囹圄,必定大乱。她手里握的二十万精兵,若是守城,紫帝峡是有了,但姬蓉必死无疑。若她挥兵援助,那么,死的就是她。”
学生没有明白:“老师何意?万一北柴撤兵,率领大军西去援助姬蓉,不也能解迷局?”
“呵......”文差冷笑,亮出底牌,“若我跟你说,我还有十万精兵呢?”
“什么!怎的可能?我军现在就算加上藩王的兵马也只有二十五万。除去三山城的二十万,顶多只剩五万,老师你......你,你......你是说......皇城的禁军?”
文差颔首——这次,他搬空了整座皇城破釜沈舟。
“这十万人马兵临城下,北柴若是弃城,那么,紫帝峡失守后,必被我大军前后夹击。若留守城池,那么,她就等着给姬蓉收尸吧!”
这两人,只要杀了一个,另一个,便不攻自破。
他要破釜沈舟,用最后的兵马,跟姬蓉拼个鱼死网破。
“姬蓉,北柴,老夫就算是死,也要拉你们垫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