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我在模拟中瞎玩却发现模拟是真的 > 第20章 渴望改变

第20章 渴望改变

常春自幼出身寒门,虽非世卿世禄,但彼时在武威郡的一县城中也称的上著姓。_第*一·墈¨书-蛧? !更^辛¨嶵*哙_

同时,因父亲担任小吏原因,生活也算过的去,靠着祖上搏来的几亩田地,父亲的俸禄,他读的起书,识的了字。

所以,在小的时候常春便博览祖上传下来的数本书籍,并在父亲的规划下为求学辗转多地。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见识了许多人间百态。

底层的豪强官吏们,巧立名目,层层剥削,使得百姓只能在夹缝中求生,遇到些许天灾,便只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这些所见所闻,让年幼的常春打心底中感到迷茫。

或者说,世间最残忍也许就是眼睁睁的看着世间的一切与所学的,信奉的圣人之言背道而驰。

因此,这使得尚还年幼,还在求学路上的常春就如同本来在天空飞翔的鸟,却突然停下了挥动羽翼,仿佛不知道为什么要飞一般,只是迷茫的按照父亲的规划,继续前进。

求学的时间很长,长到常春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学的那些“为国为民”的知识有什么用后,就回到了家乡。

常春的归来,让父亲与母亲极为开心。

他们为常春筹备加冠礼,还花费大量钱财和到处拉人脉为常春邀请到了县令赏脸。

而这么做的原因,也就是为了让常春在县令心里有印象,也是为了给常春铺路。

犹记得,县令第一次见常春,常春连话都没说,县令就夸赞他日后必成大器。

见此,常春父亲一时喜笑颜开,拉着常春在周边同僚的道喜中,向着县令敬酒表示感谢。

这也一度导致常春还真以为,县令是真觉得自己日后必成大器。

可事实证明,这只是虚假的。?狐·恋-雯.穴~ ~已?发`布?嶵!欣?章?截`

因为在冠礼结束后,常春亲眼看见父亲向着县令偷偷塞钱财。

而作为回礼,常春也理所当然的在加冠后,便入了府衙,和父亲一样,成为了其中的小吏。

常春还记得,在委任文书下来的那一刻,父亲便如释重负,开始教导自己为官之道。

是的,尽管是小小的底层官吏也有着自己的为官之道。

看不见,听不清。

当时,常春不明白什么意思。

后来,在府衙当中工作数月之后,他才明白…

看不见,县令与同僚把私账塞进公账,中饱私囊。

看不见,百姓的哀嚎,只是一味的完成朝廷布置的“任务”。

听不清,前来诉冤百姓的声音。

城北王家强占民田?

没有的事。

公道自在府尊大人的案牍上,不是他们这等小吏可以随便议论的。

数月的工作,让常春觉得自己“又聋又瞎”。

不该看的,他一眼扫过,沉默不言。

不该听的,他左耳进右耳出,全当耳旁风,也依旧沉默不言。

父亲的期许、教导。

他铭记心头。

他按部就班,平平安安为以后接任父亲的生计而努力。

但偶尔在工作的闲暇之余,他也会时常想起自己学习的圣贤之言,从而心生迷茫。

府衙工作结束回家的路上,常春走着走着,会忽然停下,但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不知道要去哪。′咸·鱼/墈*书,王· `毋?错\内¢容\

生活中身边的同僚们贪的不亦乐乎,他们就好像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人生的方向——那便是贪,然后给予家人更好的生活,就像自己的父亲一样。

可常春不同,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异类。

尽管父亲屡次告诫他,教育他,要从众而行,但他依然还是拿不起那些带血的馒头。

就算,他也是吃着那些带血的馒头长大的。

可他依然还是会想,人一生是不是也该有点自己的想法。

比方说不应该一辈子就按部就班下去,做这些其实让他难受愧疚的事?

这种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直至在抵达一个顶点,常春终于爆发了。

因为他的父亲,用穷尽一生的人脉,终于找到一个让自己家族再进一步的机会——县令想更进一步,但需要帮助他朝中依靠的大人做一件事。

而这件事,需要大量的钱财,且县令尽管贪了十数年,可依然不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