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周武王鹿台散财

周武王鹿台散财

您率领诸侯明正其罪,天下无人不心悦诚服。您理应正位为君,号令天下。想当年,凤鸣岐山,祥瑞降临周地,这是上天垂青的征兆,绝非偶然。如今天下人心向周,正是顺应天意的时候,机不可失。如果大王今天坚决推辞,恐怕会令诸侯心寒,各自回国,天下将再次陷入混乱。这绝非大王您讨伐纣王时的初衷,也会深深辜负百姓的期望。希望大王深思熟虑!”

武王回答说:“众位诸侯的美意我心领了,但我德薄才浅,恐怕难以胜任此大任,唯恐给先王丢脸。”东伯侯姜文焕说:“大王不必再推辞了,元帅自有主张。”他转而对姜子牙说:“请元帅速速行事,不要拖延,以免人心涣散。”

姜子牙急忙传令下去:“立刻绘制图样建造高台,撰写祝文昭告天地社稷。待到有更贤能的人出现时,大王再让位也不迟。”众诸侯明白姜子牙的意思,纷纷附和答应。周公旦自告奋勇去负责建造高台。

后人有诗赞颂这一历史事件:朝歌城内筑禅台,万民欢呼声震天。邪恶之气已随纣王的余焰消散尽净,和煦的春风开始吹向太阳所在的方向。岐山之上凤凰鸣叫预示着吉祥如意,宫殿之中歌声阵阵进献寿酒。从此四海之内和谐安宁繁荣昌盛,周家的国运再次昌盛开启。

周公旦绘制了图样,在天地坛前建造了一座高台。这座台高三层,按照天、地、人的三才之象和八卦的形状来设计。正中设立“皇天后土之位”,旁边立有“山川社稷之神”。左右两侧分别有代表着十二地支的“十二元神”旗号,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们按照地支的顺序立在那里。前后还有代表着十天干的“十干”旗号,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各自立在本位上。

祭坛上还有代表四季的正神方位,即春日的太昊、夏日的炎帝、秋日的少昊、冬日的颛顼,中间还有黄帝轩辕。祭坛上陈列着各种祭器,如笾豆、簠簋、金爵、玉斝等,并摆放着各种祭品,如生肉、炙肉、干肉等,还有鱼、肉酱等美味佳肴,一切都准备得井井有条。

香烟袅袅升起,在宝鼎中燃烧;鲜花插在金瓶里,装饰着祭坛。姜子牙这才请武王登上祭坛。武王再三谦让后,终于开始祭坛。八百诸侯整齐地站立在两旁,周公旦高举着祝文走上祭坛开始宣读。祝文的内容如下:

“在大周元年壬辰,越过甲子日的黎明时分,西岐的武王姬发谨敢向皇天后土神只昭告:啊!只有上天惠爱百姓,只有君王奉行天意。那殷商的纣王不能顺应天命,自绝于天下。我姬发继承了祖宗世代相传的仁爱之德和列位圣君沿袭下来的恩泽。我这个小子怎么敢违背他们的意愿呢?我恭敬地顺应天命,讨伐商朝的罪行,现在要在商朝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王朝。

周公旦读完祝文后,将其焚烧,完成了对天地的祷告。只见香烟在空中弥漫,吉祥的云气在地上缭绕。那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拂,祥云满天,确实是繁荣昌盛的时代应运而生,太平景象与往常截然不同。朝歌的百姓们挤在一起,满地欢呼。

武王接受了册命和宝玺,即位为天子,面朝南方端坐在高高的位置上。音乐奏响了三遍,众诸侯纷纷手持笏板山呼“万岁”,向武王表示祝贺。祝贺结束后,武王传旨大赦天下,释放囚犯,减轻刑罚,让百姓们感受到新朝的恩泽。

众人簇拥着武王走下祭坛,来到宫殿的庭院中,再次向他表示祝贺。武王传旨命令摆设九龙装饰的宴席,大宴八百诸侯和群臣,共同欢庆这个盛大的时刻。在宴会上,众人畅饮美酒,欢声笑语不断。百官们感觉时间已经很晚了,便纷纷告辞离开宫殿,感谢武王的恩典。

后人阅读历史时,看到武王凭借一场战争就拥有了天下,君臣之间和睦相处、共同欢乐的情景,便作诗来歌颂他:

“祭坛上香风缭绕围绕着圣明的君王,军民们高兴地跳起舞蹈来庆祝这个盛大的时刻。江山依旧承载着前人的期望和遗愿,社稷重新焕发出欢乐和活力。金色的宫殿在晨曦中显得更加辉煌壮丽,仿佛有仙人在掌中舞动;玉阶上时不时传来佩环相撞的声音,忙碌而有序。在这个和谐美好的清明世界里,万民们齐声歌唱、欢庆不断。”

次日,武王设朝,众诸侯前来朝贺。朝贺结束后,武王对姜子牙说:“殷纣因为大兴土木,耗尽天下的财力,又荒淫失政,所以才有这样的败局。朕蒙众诸侯拥立为君,朕打算将鹿台的财物分发给天下的诸侯,赏赐各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