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周武王鹿台散财

周武王鹿台散财

苦和征敛之烦。他们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寝食难安。现在我们不如将鹿台上聚积的财物分发给诸侯和百姓,将钜桥仓库里囤积的稻谷用来赈济饥民。这样可以让万民得到复苏,享受一天的安康之福。”姜子牙说:“大王说得对,这真是国家和百姓的福祉啊!应该迅速行动起来。”于是武王命令左右去发放财物和粮食。

这时,后宫擒获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并带到殿前。姜子牙下令将他推上来,众诸侯都切齿痛恨。不一会儿,武庚被推到殿前跪下。众诸侯齐声说道:“殷受无道,罪孽深重,人神共愤。

姜子牙说:“众诸侯的话确实很有道理。”但武王急忙制止说:“不可以这样做!纣王肆行不道,主要是受到群小和妖妇的迷惑,这与武庚有什么关系呢?纣王炮烙大臣,即使是贤明如比干、微子这样的人都不能匡正救助他们的君主,更何况武庚只是一个年幼的孩子。现在纣王已经被消灭,我们与武庚并无仇恨。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应该随意杀戮无辜。等到新君继位时,我们将分封土地给他,以保存商朝的祭祀,这正是为了回报商朝的先王。”

东伯侯姜文焕站出来说:“元帅在上,现在大事已定,应该立一位新君来安定天下诸侯和士民的心。天不能没有太阳,国家不能没有君主。天命所归,应该归于至仁之人。现在武王仁德闻名四海,天下归心,应该顺应天命,登上大位,以安定天下民心。况且我们众诸侯入关,辅佐武王讨伐无道之君,正是为了今天的这件大事。希望元帅能够担当此任,不要迟疑,辜负众人的期望。”

众诸侯齐声附和说:“姜君侯说得有道理,正合我们的心意。”姜子牙还没来得及回答,武王就惶恐地辞谢说:“我德薄才浅,名誉未着,每天都兢兢业业地做事,只求少犯错误以继承先王的基业,哪里敢妄想登上大位呢?况且君位责任重大,只有仁德之人才能胜任。请各位贤侯共同选择一位有德之人来继承大位,不要让他辜负了这个职责,给天下带来羞辱。我和相父将早日回归故土,恪守臣子的本分。”

旁边有东伯侯大声说道:“大王此言差矣!天下最有德行的人,还有谁能比得上大王您呢?现在天下归周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百姓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难道还有别的原因吗?不就是因为大王您能够救民于水火之中吗?而且天下诸侯如影随形、如云聚集般跟随大王讨伐无道之君,他们的爱戴之心是发自内心的。大王又何必一再推辞呢?希望大王能够顺从众人的意愿,不要让众人失望。”

武王说:“我姬发有何德何能?希望各位贤侯不要再坚持这个提议了。我们还是应该广泛听取众人的意见,以服天下之心。”

东伯侯姜文焕说:“以前,帝尧因为高尚的品德被上帝选中,得以继承大位。后来他的儿子丹朱不成器,帝尧便寻求贤人让位,众臣推举了舜。舜以他的重华之德继承了尧的天下。后来,舜的儿子商均也不成器,舜便把天下禅让给了禹。禹的儿子启贤明能干,继承了夏朝的基业,所以夏朝一直相传了十七世。到了桀的时候,因为无道失去了夏朝的政权。成汤凭借高尚的品德将桀流放到南巢,讨伐夏朝并得到了天下。商朝传了二十六世到纣王,他大肆无道,恶贯满盈。大王您凭借高尚的品德与众诸侯一起奉行上天的惩罚,现在大事已定,能够继承大宝的,除了大王您还有谁?大王又何必一再推辞呢?”

武王说:“我怎么敢与禹和汤这样的贤哲相提并论呢?”姜文焕说:“大王您不动干戈,以仁义教化天下,使得风俗变得美好,三分之二的天下都已经归附于您。因此凤凰在岐山鸣叫,万民安居乐业。这是天人相应的结果,是理所当然的。大王您的政治德行,与禹和汤相比又有多少逊色呢?”

武王说:“姜君侯一向有才德,应该成为天下之主。”忽然听到两旁众诸侯一起上前大声呼喊:“天下归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大王为什么苦苦推辞?这太违背众人的意愿了!况且我们在这里会盟,难道是一朝一夕之力吗?无非是想立大王为君,再见到太平的日子。如果大王舍弃这个机会而不接受,那么天下诸侯就会瓦解,从此生乱,使得天下再也没有太平的日子了。”

姜子牙上前急忙制止他们说:“各位贤侯不必如此,我自有名正言顺的说法。”这正是:姜子牙一计成就王业,使得诸侯们纷纷拜见圣君。

在九间殿内,众诸侯见武王一再推辞,纷纷争论不休。姜子牙于是出面制止,对武王说:“纣王祸乱天下,大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