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封神演义新 > 武王白鱼跃龙舟

武王白鱼跃龙舟

才会降下灭亡商朝的命令。我们奉大王的命令,恭行上天的惩罚,讨伐罪恶,安抚百姓,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正是顺应天意、顺应人心的举动,可以平息人神的愤怒,让天下人都感到高兴。如果我们和大王都坐视不理,那我们的罪过就和纣王一样了。希望大王能明察秋毫,做出正确的决定。”

武王说:“纣王虽然不走正道,但都是受到臣下的蒙蔽和诱惑。现在我们只是去观察商朝的政务,擒拿那些受他宠幸的奸邪之人,责令纣王改正他的弊政,那么天下自然就会太平了。”

彭祖寿则说:“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居其位。以前尧帝拥有天下,但因为他的儿子不肖,所以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帝拥有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儿子不肖,所以把帝位禅让给了禹。禹的儿子贤能,能够继承父亲的事业,所以帝位一直相传到夏桀。然而夏桀德行衰败,暴虐无道,天人共愤,所以商汤得以奉行上天的惩罚,把夏桀流放到南巢,讨伐夏朝而拥有天下。历史上贤圣的君主六七位都做过这样的事情。至于纣王,他罪恶贯盈,毁弃善政,残害百姓,不遵天道,皇天震怒,降下灾祸于商朝,因此上天命令大王来代替殷商,成为天下的共主。大王,希望你不要再三推辞,以免辜负了诸侯的期望。”

武王听了这番话,仍然非常谦让,没有立即应承。子牙此时插话说:“各位贤侯,今天也不是商议正事的时候,等我们到了商郊再详细谈论这些事情吧。”众诸侯都附和说:“丞相说得没错。”于是武王便命令营中准备酒宴,大宴诸侯一场,此事暂且不表。

且说在商营中的袁洪,此时收到探马的报告:“现在有武王的军队已经到达孟津,并在那里下寨,正在大会诸侯,请元帅定夺应对策略。”殷破败听后,急忙上前说:“周武王乃是天下的叛逆之首,自从他兴兵起事至今,所到之处都取得了胜利,军威非常锐利,元帅切不可轻敌,务必要严阵以待。”

袁洪说:“参军的话虽然有道理,但我认为那姜尚不过是一个来自磻溪的村夫,他能有什么大本领?这之前我们各关的将士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他们不用心,才让姜尚侥幸成功。参军请放心,看我明日如何布阵,定让他片甲不留。”

第二天,子牙升帐,众诸侯上前参见。这时,夷门伯武高逵上前说道:“启禀元帅,我们六百诸侯驻兵在此,一直未敢擅自用兵,只是在此地拒守,等待武王的大驾来临,以便听候调遣。今日我们若不能先擒住袁洪,那这小子还会逞强,根本不知道天兵的威力是不可战胜的。希望元帅能早日下令施行。”

子牙回应道:“贤侯的建议非常好。我们必须先下战书,然后再在孟津会兵,这样才能向天下展示我们的正义之师是如何击败邪恶势力的。”众人听后都大为高兴。子牙于是连忙修书一封,派遣杨戬前往商营内去下战书。

杨戬领命后,来到商营前下马,大声呼喊道:“我奉姜元帅的命令,来此下战书!”商营的探事小校听到后,立刻将消息报告给中军袁洪。袁洪得知周营来下战书,便命令左右:“让他进来。”不一会儿,军政官带着杨戬来到中军帐中。

杨戬将战书呈递给袁洪。袁洪看完后说道:“我不需要写回信,就约定明日会兵吧。”杨戬听后便告辞回到周营,向子牙汇报了袁洪的回应。子牙随即传令给众诸侯:“明早会兵,大家各自做好准备。”于是众人纷纷去准备了。

第二天,周营中炮声隆隆,子牙调出大队人马,有六百诸侯一同出战。周军正中是子牙的人马,全部举着大红旗;左侧是南伯侯鄂顺的军队,右侧是北伯侯崇应鸾的军队,他们举着五色的幡幢,整个阵势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座由盔甲组成的山海,威势如同猛虎下山,英勇无比。周军布好阵势后,三军齐声呐喊,冲向商军的前沿。

商营的哨马将周军的动静报告给了袁洪。袁洪与众将出营观看周军的大兵队伍,只见天下诸侯像雁翅一样排开,分列左右两侧,正中是元帅姜尚,左侧有鄂顺,右侧有崇应鸾。这场面真是壮观无比,有诗赞道:“诸侯共计破朝歌,正是神仙遇劫魔。百万雄师兴宇宙,奇功立在孟津河。”又有诗云:“姜尚东征除虐政,诸侯拱手尊号令。妖氛滚滚各争先,杨戬梅山收七圣。”

话说袁洪骑在马上,看见姜子牙身穿道服,乘着四不相神兽来到军前。姜子牙左右排列着众位门人弟子,后面跟着武王乘坐的逍遥马,南北两侧则分列着众位诸侯。而袁洪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