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划着桨向黄河中心进发。突然,只听得黄河内波涛汹涌,风声大作,武王的龙舟在巨浪中颠簸不已。武王惊问道:“相父,这龙舟为何如此颠簸?”子牙回答道:“黄河水流湍急,平日里浪花就不小,更何况今日有风,而我们的又是龙舟,所以颠簸得厉害。”
武王又说:“推开舱门,让我看一看外面的情况如何?”子牙和武王一起推开舱门一看,只见黄河上浪涛滚滚,层层叠叠的巨浪像山一样压过来。
武王看到黄河白浪滔天,一望无际的景象,被吓得面如土色。那龙舟在巨浪中上下颠簸,忽然一个旋涡将水面分开,随着一声响亮,一尾白鱼跳进了船舱。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武王吓了一跳。那鱼在船舱中左冲右突,跳起四五尺高。
武王问子牙:“这鱼跳进船里,是吉是凶?”子牙回答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鱼入王舟,象征着纣王即将灭亡,周室将要兴起。这正是预示大王您将继承汤的天下。”
子牙随即传令给厨师,让他们将这条鱼烹制好给武王享用。但武王却说:“不可。”他命令将鱼扔回河中。子牙劝道:“既然这鱼已经跳入了大王的船中,岂能舍弃?正所谓‘天赐不取,反受其咎’,理应享用它,不可轻易丢弃。”
武王的左右侍从听从了子牙的命令,迅速让厨师烹制这条鱼。不一会儿,鱼就被烹制好并献了上来。子牙命令将鱼分赐给各位将领享用。
过了一会儿,风平浪静,龙舟已经顺利地渡过了黄河。
当得知周兵已到,四百诸侯便开始准备迎接武王。子牙深知武王是位仁德之主,决不会做出欺君之事。他担心如果众诸侯过于尊敬地称呼武王,可能会让他在中间产生犹豫,进而影响大事的进展。因此,子牙认为必须预先进行安排,以便在相见时不露出破绽。等到破纣之后,再作进一步的决定。
于是,子牙对武王说:“虽然现在船已经靠岸,但请大王仍留在船上。待老臣先上岸,陈设好器械,整顿军威,向诸侯展示武力,并设立好营栅,然后再来请大王上岸。”武王回应道:“一切都听凭相父的安排。”
子牙率先上岸,率领大队人马在孟津设立了营塞。随后,众诸侯纷纷来到中军帐中见子牙。子牙迎接他们上帐,相互行礼后,对他们说:“各位君侯在见到武王时,不必深入谈论讨伐暴君、安抚百姓的原因,只以观察商朝的政务为借口。等到破纣之后,我们再作进一步的商议。”众诸侯听后大喜,都按照子牙的吩咐行事。
接着,子牙命令军政官与哪吒、杨戬前去迎接武王。后面又有西方二百诸侯随后渡过黄河,与武王的车驾一同前进。这真是一次天下诸侯的大会合,场面自然非同一般。有诗为证:
今日诸侯会孟津,纷纷杀气满红尘。
旌旗向日飞龙凤,剑戟迎霜泣鬼神。
士卒赳赳歌化日,军民济济庆仁人。
应知世运当亨泰,四海讴吟总是春。
当武王与西方二百诸侯来到孟津大营时,探马立即将消息报入中军帐。子牙随即率领南北二方四百诸侯以及数百位小诸侯前来迎接。武王直接进入中军帐中,与众诸侯相见。其中包括南伯侯鄂顺、东南扬侯钟志明、西南豫州侯姚楚亮、北伯侯崇应鸾等重要诸侯。
当所有的诸侯都进入营地后,只有东伯侯姜文焕还未曾进入游魂关。于是,大家便安排武王进入中军帐。然而,武王却非常谦让,与众诸侯相互推辞了很长时间。最后,武王与众诸侯一起下拜,场面非常庄重。
所有的诸侯都俯身下拜,说道:“今天大王亲临此地,让我们这些诸侯得以一睹天颜,仰观大王的威严与德行。我们希望大王能早日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这对于天下来说将是莫大的幸事!对于万民来说也将是莫大的幸事!”
武王则非常谦虚地回答说:“我姬发继承先王的遗业,孤陋寡闻,德行不足,深恐有负于先祖的功业。承蒙天下诸侯传檄相邀,特此拜相父姜子牙为军师,与各位贤侯相会,共同观察商朝的政务。如果说是我姬发冒昧兴师,那我岂敢当此大任。我唯一希望的,就是能得到各位贤侯的教导和帮助。”
这时,豫州侯姚楚亮上前对武王说:“纣王无道,杀妻诛子,焚炙忠良,杀戮大臣,沉湎酒色,不敬上天,废弃祭祀,抛弃百姓,亲近罪人。这些行为已经触怒了上天,因此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