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封神演义 > 邓九公奉敕西征

邓九公奉敕西征

高呼挥舞旗帜,冲出城池。他看到对阵的将领头上戴着金冠,金冠上飞着双凤,身穿连环宝甲,腰系玉带,手持钢刀,寒光四溅。此将还带着锦囊和七星锤,鞍鞒上也挂着龙泉,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大将。南宫适不禁感叹道:“这位三山关的大将真是令人心胆俱寒,声名赫赫于四海。”

南宫适大声问道:“前来者是谁?”太鸾答道:“我是三山关的总兵,邓九公麾下的正印先锋,太鸾就是我。现在奉命西征讨伐叛军。你们背弃臣节,招纳叛徒,无故叛变,依仗力量肆意妄为,败坏朝廷的大臣,藐视天朝的使命,实在令人气愤。我特命六军来剿灭叛贼,你们应该下马束手受缚,前往朝歌,执行汤王的大法,以免百姓受苦。如果再执迷不悟,将来悔之无及!”南宫适笑着说:“太鸾,你知道大师、魔家四将、张桂芳等人最后都被焚身斩首,一件兵器也没有保存下来。我估计你们这些人,也不过是普通的士兵,光鲜的表面,却不会远行。快点回去吧,免得被屠杀。”太鸾非常愤怒,催动紫骅骏马,手中的刀直冲而来。南宫适掌握马缰,拿起刀迎敌。两匹马相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来回冲撞,击打着战鼓,摧毁了锦绣的旗帜,交战了三十个回合。南宫适在马上表现出英勇,熟练运用刀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力量。太鸾愤怒地眼神犀利,故意露出破绽,喊声:“出击!”一刀猛砍而下。南宫适小看了太鸾,没有及时防备,见到刀来势汹汹,连忙闪身躲避,但刀刃仍然削去了他护肩甲的一半,断裂了绒绳,吓得南宫适魂飞魄散,溃败而回城。太鸾追杀南宫适,获得胜利后回到营地,向邓九公汇报:“今天与南宫适大战,虽然未能斩获南宫适的首级,但已削弱了周军的锐气,请您决定如何处理。”邓九公答道:“先立下了功劳。虽然未能斩获南宫适,但已经削弱了周军的战斗力。” 南宫适进城后回见子牙,诉说失败,几乎失去了军队和荣誉。子牙说:“在战争中,胜败乃是常态,对于将领来说,关键是要根据情况灵活应对,进攻时可以取得胜利,退守时可以保持安全,这是将领的重要任务。” 第二天,邓九公下令调集了五支军队,壮大了军威,炮声如雷,士兵士气高涨,呐喊声震天,来到城下请姜子牙回答。探马将军传达了消息到相府,子牙命令辛甲:“率领大军出城,我将亲自会见邓九公。”西岐的连珠炮响起,城门打开,一群人马雄赳赳地出城。邓九公仔细观察,只见两杆鲜红的大旗飘扬出城,前面有一支队伍,由一位穿着红色盔甲的周将带领,士气高昂。人马的气势壮观,如诗中所言:“红旗分列前锋,朱雀飞翔,凶兆百出。铁骑横行,冲破敌阵,果然士马如蛟龙。” 接着,三声炮响,两杆青旗飞扬出城,前面是一支队伍,由一位穿着青色盔甲的周将带领,士气旺盛。人马齐整,如诗中所言:“青龙旗翻飞,宛如宫中的旋转,短剑和长矛层层排列在前。还有强大的冲锋队,用火攻的方法向前进发。” 再次,三声炮响,两杆白旗飘扬出城,前面是一支队伍,由一位穿着白色盔甲的周将带领,士气威猛,如诗中所言:“白旗分列虎头,戈戟森森,列阵于敌楼前。硬弩和强弓为士兵护身,中藏着鬼神的恐

怖。 邓九公对诸将说:“姜尚用兵有着严密的纪律,非常懂得如何根据形势来行动,确实是一位有才能的将领。” 接着,两杆黑旗飘扬出城,后面是一支队伍,由一位穿着黑色盔甲的周将带领,士气旺盛,如诗中所言:“黑旗展开,震撼王宫,鞭锏和锤子闪闪发光,坚铁棒棍。左右的支援队伍排在最前,鸣金击鼓不停敲响。”

又见到中央摆列着杏黄旗,引领一大队人马,旗帜上扎着五方八卦的旗幡,门人们一对对地排成雁翅阵。其中有二十四名战将,都穿金盔金甲,红袍画戟,左右各有十二名骑兵。在中间,子牙端坐其中,威风凛凛,兵威严肃。怎么形势如此壮观,有以下的诗为证:

中央的戊己号中军,

宝纛旗开五色云。

十二牙门排将士,

元戎大帅此中分。

邓九公看着子牙的军队按照五方布阵出来,左右有序,前进和后退都井然有序,纪律非常严格,整齐划一,形势非常壮观,旗帜整齐,不由得点头叹息:“果然名不虚传!难怪之前的将领被击败,这真是强大的对手!”于是他纵马前行,对子牙说:“姜子牙请吧!”子牙微微欠身回答:“邓元帅,卑职不敢当。”邓九公说:“姬发(指周王姬发)不知廉耻,放肆妄为。你是昆仑山的贤士,为何不知道臣子应有的礼节?依仗力量叛国,丧失了国家的纲常;招揽叛徒,法纪何在!等到天子震怒,兴师追究罪责,你们还敢违抗天命,拒绝敌人。你必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