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白话封神演义 > 邓九公奉敕西征

邓九公奉敕西征

话说申公豹说反了土行孙下山,他又往各处去了。当日绝龙岭逃回的士兵进了汜水关,报告给韩荣,告诉他闻太师死在绝龙岭,然后提交了一份奏表给朝廷。微子看到了这份奏表,急忙进入偏殿,向纣王行礼称臣。王问道:“朕无旨意,皇伯有何奏章?”微子将闻太师的事情详细奏报了一遍。纣王大为震惊:“数日前,我在恍惚之中明明见到闻太师在鹿台上奏朕,说在绝龙岭失利,今日果然如此!”纣王非常感伤。王询问左右的文武官员:“太师刚刚去世,应该追究哪个官员的责任?一定要把姜尚抓到朝歌,为太师复仇。”众官共同商议,但还没有决定。有一位上大夫金胜站出来奏道:“三山关总兵官邓九公,前几日大破南伯侯鄂顺,屡次立下大功,如果要击败西岐,除了他,没有别人能够成功。”纣王传下旨意:“立刻派遣使者带着白旄、黄钺,专程前往征伐。派遣的官员必须星夜赶往,不得停留。”使者王贞拿着诏书前往三山关,一路上骑马如箭,心急如飞,秋日景色宜人,气温宜人,途中景色美丽,但他心中充满了焦急。不过,这段描写美丽景色的文字在这里暂不翻译,以免篇幅过长。

天使所过的府、州、县、司,不止一日。最终到达了三山关的驿站安歇,第二天,抵达了邓九公的帅府前。邓九公和其他将领一同焚香接受了诏书,然后打开阅读。诏书上写道:

天子要征讨,目的是为了消灭叛逆,拯救百姓。大将军承担了外交权力,代表天子行使拯救溺水之民的职责。如今,你们的元帅邓九公,已经多次建立了三山关的功勋。他对出入防务十分严密,使边烽不发生警报;击败鄂顺的反叛,取得了重大胜利。现在,姬发肆意妄为,纳纳亡招来反叛,大行凶暴。我多次派遣谴责之师,但他们却反抗国军,树立敌对,导致我军多次受辱,国威受损,实在是不法之事,我非常厌恶。现特命你们前去,全力料理此事,抓住首要罪犯,解救并献俘虏,以维护国家法纪。我绝不吝啬奖赏你们的功劳,以土地来报答你们。你们务必积极行动,不要辜负我对你们的重托。这就是我的诏书。

邓九公读完书后,等待天使传达命令。王贞说:“新的总兵孔宣已经到了。”不久,孔宣抵达,邓九公传达了任务,然后点将祭旗,准备在第二天发动进攻。突然传来报告:“有一个矮子送书来。”邓九公命令将其引入帅府,这位矮子身高只有四五尺,走到滴水檐前行礼,并呈上书信。邓九公拆开书信,看到是申公豹所荐的,书中提到了“土行孙效劳麾下”。邓九公觉得土行孙的外表不太好,本想不留他,但又担心得罪申道友。最终,他沉吟片刻后说:“好吧,让他负责催粮应付三军吧。”邓九公接着说:“土行孙,既然申道兄推荐了你,我不敢不接受。后军缺粮,让你担任五军的粮食督察使。”他命太鸾担任正印,子邓秀担任副印,赵升和孙焰红担任救应使,并让邓婵玉随军征伐。

邓元帅率领人马离开三山关,向西进发,一路上旗帜招展,杀气腾腾,士兵精神饱满。情形如下:

三军士气高涨,将士们充满斗志。征云和杀气一同升腾,剑戟与旗帜一同闪耀阳光。士兵们威猛如猛虎,马匹矫健如飞龙。他们的弓弯如银汉,箭矢插入虎狼之中。铠甲鲜明如锦绣,呐喊声响彻如山崩。鞭子挥舞着下达号令,犹如三月桃花盛开;马铃摆动着,仿佛九秋金菊摇曳。威风凛凛,每个人都咬紧了牙关;杀气腾腾,每个人的眼神炯炯有神。他们宛如猛虎离开山林,犹如天王离开北阙。

邓九公和他的军队行军一个月后,终于抵达了西岐。哨探的马传来消息:“启禀元帅,前方就是西岐东门,请您决定如何行动。”邓九公下令安营扎寨,情形如下:

营地按照八卦阵法布置,旗帜排列成五方之势。左右两侧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军队,前后都有层层将领。高大的战马靠近鹿角,密密麻麻的炮台保护着中军。正是刀枪在白雪中闪闪发光,炮声高扬如二月的雷鸣。

邓九公安排好军队的阵地后,放响炮声,士兵高呼准备战斗。

此时,西岐的子牙自从打败闻太师后,天下的诸侯都响应了他。突然,有探马报告到相府:“邓九公率军已经驻扎在西岐东门。”子牙听闻后,对众将说:“邓九公是何等人物?”黄飞虎在一旁说:“邓九公是一位出色的将领。”子牙笑着说:“出色的将领好打败,但左道难以克服。”

接着,邓九公传令:“哪位将领愿意前去西岐亲自挑战?”帐下的先行官太鸾主动应声,组织本部的士兵出营布阵,准备迎战。探事的马报告:“有一位将领请求战斗。”子牙询问左右:“谁愿意当先锋?”南宫适应命,提刀上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