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有房,实则无房。
这就是栾家,包括桃源集绝大部分修士都是这个状况。
回到家中。
周舒依着记忆径自回到自己屋中。
至于卧床的母亲、断腿的大哥、小产的大嫂、走火的妹妹,那都是栾长安的,与她何干?
“一屋子累赘,带不动。”
周舒摇摇头,心里早有计划:“先在这里暂住两天,找回部分实力之后,就立马走人。”
前世二十八载的腥风血雨,使周舒锤炼出一副铁石心肠。
栾家再惨,熟视无睹。
一旁。
栾家老大屋里——
“娘跟梦蝶都睡了。”
“老二回来了?”
“一回来就进屋了。”
“唉!不能怪他!他饲养青彘也是想改善家里的条件。”
“我是那么不讲理的人吗?我都懂,家里现在就剩长安一个全乎人,他也不容易。”
栾青锋、钱叶夫妇二人说着话,一阵沉默。
好一会儿。
栾青锋才又出声:“家里还剩多少‘化元丹’?”
修士以灵气为食。
但例如栾家这样的穷苦人家,每年生产二队结余分给各家的那点‘化元草’产出的灵气,根本不够一年食用。
因此。
他们往往会将‘化元草’加工出的‘精纯灵气’私下拿出去贩卖,换回‘化元丹’,即加工后的化元草残渣炼制出的一种丹丸。
‘化元丹’中杂质颇多,不利修行,但毕竟蕴含不少残余灵气,算是‘精纯灵气’的平替,是桃源集乃至其他广大仙集修士的首选。
可是,栾家现在连‘化元丹’都已经吃不起。
“只剩最后两瓶。”
“咱们家五个人,一人一天一粒,最多撑五天。”
一瓶十二粒。
两瓶二十四。
五天后,栾家就要彻底断粮。
“我后天去一趟七大队。”钱叶叹气道。
她娘家在七大队,这时过去,当然是为借粮。
但七大队跟四大队的情况差不多,都是穷哈哈,没有太多余粮。钱叶回去借,也不会有太大名堂。
栾青锋捂着脸,羞惭羞愧,说不出一句话来。
……
另一边。
栾长安屋中。
周舒不知愁滋味,仍在梳理身体中残存的记忆。
铜镜中倒映着一个黑黑瘦瘦的少年面孔,面容坚毅,眉眼间却总有几分狠戾。
乍得男儿身,新奇有之,厌恶亦有之。
胸无四两肉。
胯下显峥嵘。
周舒很难适应,只得将精力更多放在梳理记忆上。
时间流逝。
她逐渐熟悉自己的新身份,对家庭,对桃源集,对飞雷坊,包括遥远仙城,都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
其中备受周舒关注的,还是修行这一块。
生在废土的二十八年,让周舒对修行,或者说,对变强,有一种变态的执着。
“仙道修行,蕴灵为基,入道为始。”
“再往上,是腾云驾雾、餐霞食气的仙人境界。”
仙人境界暂且不提。
入道遥远也不赘述。
目前,周舒能接触到的,唯有蕴灵层次。
“蕴灵分为九层。”
“在这个阶段,一方面勤修静功、苦练内气,一方面,辅以灵气,蕴养肉身、浸润内气,潜移默化间,使自身具备一定灵性。”
“待到蕴灵九层,灵性深厚,‘得胎息’便水到渠成,也就是俗称的‘入道’。”
当然。
这一切说来容易。
可偌大的桃源集数千修士,能修成蕴灵四层的都不是太多,七层已经凤毛麟角,能得胎息入道的更是数十年难出一人。
足见珍稀。
足见艰难。
“这具身体的原主自幼倒是聪慧,半岁能走,八月能言,三岁时就能熟练诵读道书。”
“但聪慧不等于修仙资质。”
“三岁读道书,十二岁才开悟,能够入定修行。”
“这在寻常人中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