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言情

繁体版 简体版
三三言情 > 盖世双谐 > 第二章 让我试试

第二章 让我试试

,三言两语便看破在下身份,在下佩服!”

这就是孙亦谐要的效果,因为这世上最好的欺骗就是让被骗人的认为事情是他自己想明白的。

“哼!”但亦卜剌这时又顿时面冷,“油嘴滑舌,别以为你这样吹捧几句,我就真信你了……说到底,哪怕你不是朙军,你也依旧是个汉人,你怎么可能真心投靠我大元,转而去对抗朙军、对抗你的同胞?”

“呵……”这下,换孙亦谐冷笑了,“这将军就有所不知了……”他微顿半秒,又一次面不改色地撒谎道,“其实我是个日本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两日后,元军大营。

这是孙亦谐在这儿打杂的第二天。

前天夜里他的一通忽悠还是管用的,亦卜剌真信了他是日本人。

当然,孙哥能冒充成功,除了靠几句蹩脚的、但一时间也的确没人可以揭穿的日语之外,主要还是依靠他去年走东瀛时积攒的那些当地见闻。

亦卜剌自己虽是不懂这些,但元军之中也有博学之士,亦卜剌当即就召了几位谋士过来跟孙哥“对账”。

而那些谋士呢,对日本的情况也只能说是略知一二,毕竟他们没有亲自去过,信息来源主要靠典籍和通信。

结果,孙亦谐所讲的情况,不但能跟他们掌握的信息对上,还更加详尽和有时效性,那他们自然就给了亦卜剌一个“看来此人的确对日本非常了解”的答复。

那这么一考虑的话……此前孙亦谐号称“被黄东来暗害”这茬儿其实也可以对上了;按照亦卜剌的推断,恐怕那个姓黄的就是因为发现了他的“表面兄弟”是个日本间谍,这才动了下手的念头。

不过即便孙亦谐的说法都能圆上,他在亦卜剌的心目中,也不过就是一个“武功不错,且在中原混了很多年的日本人”而已。

其他像什么“通晓兵法”之类的,都是他自己吹的,没必要当真。

权衡之下,亦卜剌便安排他去当了个打杂的。

这说白了就是想再观察他一下——如果他是真心投靠,且确有本领,那也不用太久,便会有出头的一天,而如果他趁机跑了呢……那就跑了呗,本来他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想要当那种吃闲饭的俘虏,高低得是个偏将,他算啥呀?

甚至可以说,亦卜剌有八成把握,这厮是会逃跑的,他也不介意这人跑了拉倒,因为他确实将其当成了无关人士。

可亦卜剌也没想到啊……

两天过去了,孙亦谐还是老老实实在军营中打杂,并没有逃走的迹象。

而他留下的原因,也很寸。

就是那晚,孙亦谐被松绑并打发出亦卜剌的大帐之际,他还在往帐外走呢,后面的亦卜剌就已经开始跟谋士们讨论起军情来了。

当时亦卜剌是觉得,反正都把谋士们叫来了,就顺便开个小会吧,然后他就用按理说孙亦谐根本听不懂的蒙语(这个时期的北元贵族汉语都极好,所以之前亦卜剌都是用汉语跟孙亦谐交流)跟谋士们聊了起来。

但我们都知道,这时候的孙亦谐是刚从欧洲回来,身上的翻译术法还没失效呢,再加上他现在内功不错,对耳功也有一定加成,这便让他在走出军帐、慢慢走远的过程中,成功把对方接下来的几步行军计划听了个大概。

这么一来,本想连夜再逃的孙亦谐,顿时又改了主意。

保命固然重要,但在这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的危局之中,眼下自己的性命已暂时无虞,又有潜伏下来搞事的机会,何不利用起来呢?

于是,他就顺势留了下来,干起了亦卜剌给他安排的打杂活儿。

这日正午,孙亦谐刚洗完了一批碗,就听得营中一阵鼓噪,他溜过去一瞧,发现原来是一群人围在一起摔跤呢。

此时,人群围出的土圈中,一名光膀大汉刚好将自己的对手放翻,并振臂欢呼起来。

此人,乃是亦卜剌手下的一员偏将,名唤昆都力,其个头儿愣是比亦卜剌还要大上一圈,堪称天生神力。

平日里这昆都力就好两件事,一是大白天就开始吃酒,二就是跟兵卒们玩摔跤。

亦卜剌对这部下的“爱好”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昆都力确是一员猛将,且非常听指挥;他几乎是一名完美的“有勇无谋型武将”,你让他打哪儿就打哪儿,哪怕是那种八成会送死的硬仗他也会毫不犹豫、或者说浑然不知地顶上去。

反正吃酒、摔跤,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