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就是斯大林格勒的一切都交给他了。
朱可夫再次领命。
8月29日,一架飞机从莫斯科中央机场起飞。
朱可夫透过舷窗,望着一簇白云,还有飞过云朵的飞鸟,他逐渐陷入沉思。
战争时期,一个驾驭千军万马的统帅,他的荣辱与战场上的胜败休戚相关。
每当战局危急,斯大林总是想到他。
先是到列宁格勒接替伏罗希洛夫元帅,后又到处于危难中的斯科组织防御,现在斯大林格勒岌岌可危,他又临危受命。
难以预料的战局使胜与败只隔一层纸,关键是能否捕捉住转眼即逝的战机。
他现在肩头压着斯大林的期待,苏联士兵的期待,无数百姓的期待。
他感觉到自己肩头的担子有点太重了。
他只是一个普通将领,又不是传说中百战百胜的兵仙。
如何扭转战局呢?
他的脑海中没有答案。
飞机中的温度不低,朱可夫却打了个冷颤。
斯大林明确告诉他,非他莫属,大本营和总参谋部也这么认为。
这对驰骋疆场的将帅来说是最高的荣耀。
在旁人眼里,这已经是军 人最高的荣誉了,他当然也免不了有一种虚荣心,但眼下不能想自己太多。
战局才是首位。
朱可夫就是这样的性格。
刚强,从不怨天尤人,患得患失。
很快他就从疑虑不安中解脱出来。
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有着报效祖国的愿望。
先在沙皇军队里当士官,后来在红军中当排长、连长、团长、师长军长,青云直上。
现在他已经是整个苏联,站在最顶峰的将军。
“宁可死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也不平庸地度过一生。”
这是朱可夫年轻时就立下的誓言。
4个小时过去,飞机平稳降落在了斯大林格勒。
朱可夫挺直腰板,走下了飞机,登上来接他的“艾姆”牌越野车。
朱可夫在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部一下车,华西列夫斯基第一句话就问:“我们什么时候进攻?”
朱可夫诧异道:“哪儿来的消息?”
他直接走向布满作战地图的长桌:“看来,战士们的士气很高啊。”
华西列夫斯基笑着说:
“前线士兵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朱可夫元帅一到,进攻就可以开始了!”